共找到 3 项 “卢汉龙,周海旺主编”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anghai.2011
作者: 卢汉龙,周海旺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简介: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1)》由卢汉龙,周海旺编著。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1)》全书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 ,第二部分是综合篇,第三部分是公共政策调整篇,第四部分是案例和经 验篇,第五部分是附录。 “导论”论述了全书的“社会融合”主题,展示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 时代背景及其对上海社会建设的作用。指出上海在“十一五”期间将公共 物品和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拓展到常住人口,促进了社会融合。报告认为 ,上海要加强公民社会和公民组织的建设,发挥公民社会和社会组织在社 会建设领域的基础性作用,促成真正的社会融合发展。 “综合篇”共有两章。在“借助世博经验推进社会融合”一章中,介 绍了国内外城市推进社会融合的成功经验,提出要对弱势人群更加关心, 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并从上海举办世博会形成的志愿服务、基础技术工程 、立法、长效机制、财力统筹等五个方面的经验,对上海推进社会融合提 出了一些建议。“上海市2010年民生调查报告”一章,是2009年底,上海 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上海城区18~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的一次民生状况 调查的分析报告,报告从世博会、金融危机、食品安全、住房问题、交通 出行、安全感、社区、城市认同等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市民对有关问题的 意见和观点,对于针对民众关心的问题制定政策促进上海和谐社会建设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公共政策调整篇”共有九章。在“加快完善上海城乡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一章中,介绍了上海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 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把各种碎片化的养老保 障融合起来的一些建议。在“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归并和衔接中提 高保障水平”一章中,提出了上海“十二五”期间需要打造统一的医保平 台,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平稳运行,保护各类人群的医疗保障权益。在“ 逐步实现同城教育待遇保障外来少年儿童教育公平权利”一章中,指出外 来儿童已经成为上海儿童群体的重要部分,全市42万外来少年儿童全部在 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其中70%在公办学校 就读,但是在义务教育前后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改 革身份管理方式促进上海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一章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 的与社会福利和资源分配挂钩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移, 难以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需要弱化户籍的社会福利价值、构筑城乡 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上海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及其创新策略”一 章着重探讨了上海旧区改造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旧改”需要和城市更新 相结合。“双轨化政策调控:住房分层的融合渠道”一章,认为应该通过 保障和市场两种方式解决不同阶层的住房问题,住房的制度安排应以保障 为重,但也不可放弃市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老年友好型城 市社会”一章,把上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有成果与正在开展的老年友 好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框架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差距所在,提出 要通过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 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组织发展方式促进社会融合”一章,对上海社会组 织发展的现状及其在促进社会融合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社 会组织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区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 参与社会治理、推进慈善公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发挥了 独特的作用。“促进中产阶级发育壮大社会中坚力量”一章中,探讨了转 型社会中的上海中产阶层发展状态和困境,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 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坚持优 先发展教育、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全方位融入城市等 。 “案例和经验篇”共有四章。“浦东新区促进社会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一章,分析总结了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0年来,特别是以综合配套改革5年 以来的社会建设和社会融合经验,提出了浦东新区建设“包容性城区”的 发展方向。“以党建引领社区建设:来自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的经验”一章 ,总结了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党工委探索实践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工 作的成功经验,起到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 重要作用。“上海社区公益招投标工作情况调查报告”一章,介绍了2009 年6月以来上海民政部门开展的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购买社会服务取得的 一些经验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在沪俄罗斯东正教活动的现状及相 关管理体制的探讨”一章,分析了在沪俄罗斯东正教活动的现状、管理模 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应该为在沪外国人提供一条更好的社会与文 化融入的路径。 “附录”列出了上海社会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并与一些直辖市的发 展指标进行了比较,可以量化地记录上海社会发展的进程。
英文共同题名: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2014
作者: 卢汉龙,周海旺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简介:卢汉龙、周海旺主编的《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4)》全书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第二部分是专题研究,第三部分是附录。 “总报告”中论述了《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4)》全书“加强社会建没”的主题,对上海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重要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人口发展、公共资源配置、社会组织变迁、衬:会矛盾化解等方面展开研究。对一些重要的公共社会政策进行评估研究,涉及户口、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养老等体制性的政策改革。剖析了上海面临的改革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专题研究共分六个部分21章,内容包括人口与公共资源、就业与社会保障、住房与城市更新、信访与矛盾化解、养老与社会救助、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上海人口规模和结构调控形势与对策研究”一章中,分析了上海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影响,提出了采用住房、产业、身份管理等多种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的对策建议。“上海户籍制度改革进展与问题分析”一章,对上海2013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瓶颈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上海的人口发展与教育资源匹配问题研究”一章对1990年以来上海学龄人口发展趋势以及各级教育资源供给和分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教育资源供给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总量和区域分配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上海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章,利用2012年上海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仍属于低水平就业,存在就业成本大、劳动时问长、单位劳动报酬低等突出问题。“上海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应对策略研究”一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和“90后”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提出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统一等建议。“上海收入增长中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一章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家庭的收入增长和城乡差距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建议。“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前景”一章对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最新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缴费率高、公平性差、回报率低等问题,建议建立全国统筹的国民基础养老金。“新形势下医改的导向转变和焦点突破”一章介绍了医改的成就以及仍然存在的卫生与医保的协调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及投入问题、卫生信息化问题等,提出了运用市场机制来引导社会办医等建议。“上海居住保障与资源配置市场化研究”一章利用上海首批市筹公共租赁住房小区问卷调查的资料,探讨了在既有保障框架下,政府和市场如何发挥各自的职责和作用。“上海的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一章介绍了上海在“旧改”房屋征收中的创新做法及其发展趋势,提出要借鉴世界各地城市“旧改”的经验,把城市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更好地结合起来。“上海‘城中村’的治理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一章梳理了上海“城中村”治理作的经验和治理难点问题,提出了人口调控、信息监测、法制建设等综合解决措施。“对上海职业化上访问题的研判与应对”一章用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职业上访群体的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帮助他们搭建知识纠偏和更新平台、帮助恢复私人生活等对策建议。“信访终结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一章认为现在的信访终结制度未经实践充分检验,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难题,从价值、功能、程序、效果四个维度进行了探讨。“涉诉信访化解‘三步法’”一章利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经验案例,提出可以尝试采取“释法明理一情绪疏导扶贫帮困”的三步法开展涉诉矛盾的化解工作。“长宁区推进老年参与式互助养老进展与问题研究”一章通过对长宁区老年人的社区参与状况研究,提出了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对策建议。“上海独生子女特殊困难家庭养老服务研究”一章对上海独生子女特殊困难家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未来40年独生子女亡故情况,提出了完善独生子女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制度、开展“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保险”试点等建议。“杨浦区残疾人发展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报告”一章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对杨浦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照顾状况、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康复服务、社区参与、生存和发展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预防残疾发生的一些对策建议。“上海社会组织建设新进展与问题分析”一章提出要发展体系丰富的功能性组织,培育大量充满活力的微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理念与社区矫正创新”一章对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将社会工作的思路、策略运用于犯罪预防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上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一章提出了把社工队伍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紧密连接,在事业发展中培养社工人才队伍的观点。“上海社会为老服务组织的发展状况与前景探讨”一章对上海为老服务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加速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各担其责,各尽其力,共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建议。 “附录”部分列出了上海社会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并与一些直辖市的发展指标进行了比较,量化地记录了上海社会发展的进程。
作者: 卢汉龙,周海旺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简介:卢汉龙等编著的《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3)》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主题,分析了上海的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等多个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深入剖析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提升上海公共服务水平的一些思路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