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与日本
作者: 吴学文,王俊彦著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简介: 在编写《廖承志与日本》时,有以下想法。
首先,想通过廖承志与日本的关系,部分地反映近百年的中日关系史。廖承志可谓中国人与日本关系最深者,他把日本称为第二故乡。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青少年时期在日本上学生活11年,20年代在日本参加中共“东京特支”革命活动,曾经两次被捕,进行英勇斗争。1928年在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留学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被日本当局拘捕并驱逐出境。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中,他于1937年春在延安主办《解放》周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同年冬,党中央派他到香港主持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工作,团结大批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抗战,指导东江和琼崖游击队迅速发展,组织名闻世界的秘密大营救,使大批文艺界名人脱险。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对日工作,在开展“民间外交”发展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和争取改善两国关系,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和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尤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他的经历与辛亥革命之后的中日关系史密切相连,正如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宫崎世民所说:“如谈论日中友好关系的发展,离开廖公是无法谈的。”
在这段中日关系中,我们力争写出孙中山、宋庆龄和廖仲恺、何香凝,还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郭沫若、南汉宸等给予廖承志的教诲;写出松本治一郎、西园寺公一、片山哲、浅沼稻次郎、石桥湛山、松村谦三、竹入义胜、田中角荣、大平正芳、园田直和很多有识之士与廖承志的交往、友谊、互信、合作。希望读者能通过这些史实,深度地感受廖承志与日本和他所领导的对日工作。
第二,我们试图写出对日工作机制。中日民间外交,是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也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是根据当时中日两国人民所处的国内、国际形势而展开的。它从经济、文化交流开始,逐渐积累和创造条件,来推动官方关系的前进。为此,国务院设立了外事办公室,由陈毅、廖承志任正副组长。外事办公室下设日本组,由廖承志召集各部门有关日本的涉外干部开会,传达、讨论、研究、学习对日方针政策和对日工作,形成了上情可以迅速下达,下情可以迅速上报,会议的决定可以落实到行动,行动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及时解决的机制。与会者基于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日本工作和制定对日政策的崇敬和爱戴,对廖承志同志的爱戴和领导艺术的心悦诚服,对从事对日工作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富于行动和实践,从而可以迅速地集中而有效地发挥各部门的对日工作力量。书中列举赵安博、孙平化、王晓云、肖向前等同志奋力开展对日民间外交的事迹,说明对日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
第三,我们想努力写出廖承志的魅力。廖承志是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中外人士异口同声称赞他谈吐文雅,才华横溢,风度潇洒,豪放幽默,心胸宽广,肝胆照人,坦率诚恳,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