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病
作者: 吴艳华,孙晓生,郭桃美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简介:7.赵淳诊治经验
赵氏对外感高热证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1)诊断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赵氏在临证时注重运用中西医两法采
集临床资料,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诊断常先辨病后辨证,这样不仅有利于
扩大思路,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而且对于把握病情变化和转归、判断
预后都十分有益。从西医辨病而言,赵氏认为对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必须
是综合性的,包括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
查的结果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从中医辨证而言,赵氏认为外感高热以卒
感六淫邪毒、疫疠之气为致病因素;卫气虚弱,卫外失固为发病之内因,所
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病因病机特点为外感邪毒内侵,正邪交争,
阴阳失衡,而致热盛急候;易于伤阴耗气,而致昏谵、痉、闭、脱各种出血
等脏真受戕的危象,形成邪实或正虚邪实等复杂证候。故临证时要详察热型
,辨口渴、汗出、腹满、黄疸、斑疹、神志等征象,以辨明病邪性质及病位
。本证病位多在三阳经、卫气营血及相关脏腑。其病初起多属热证、实证;
中期虽可见虚象,但仍以邪实为主;后期或发生逆变证时,则虚损之象较著
,以气阴亏损或阳气衰微为常见。本症不分年龄、性别,一年四季皆可罹患
,病程一般较短。外感高热的辨证方法,历代医家各有所宗,有主六经辨证
者,有主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者。应当根据病情灵活应用上述辨证方法,总
以辨证准确为要;并依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象将外感高热大体辨为以下证类
:①卫分证:包括风热证、风寒证、暑湿证;②气分证:包括肺热壅盛证、
胃热炽盛证、腑实热结证、膀胱湿热证、邪伏募原证;③气营(血)两燔证;
④营分证:包括热邪伤营证、热人心包证;⑤血分证。
(2)中西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赵氏治疗外感高热强调中西医有机结
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提高治愈率。外感时邪,其高热必由毒邪所致
,因而治疗必须及时、准确、迅速地祛除毒邪,保存正气,毒去热自退,热
退病自愈。治疗基本原则是祛邪以泄热,根据病邪在表、在里、在气、在营
、在血之变化随证施治,分别给予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清暑除湿解表、清
热平喘、清热生津、通腑泄热、清利湿热、宣透募原、清气凉营、清营泄热
、清心开窍、清热凉血、凉血散瘀、熄风止痉等治法。但治疗外感高热当时
时注意顾护津液,把好气分关,防止传变,正确运用辛凉解表、清热泄热、
清热生津、清营凉血、养阴扶正诸法,以防止出现痉、厥、闭、脱、出血等
危象。除上述治疗外,赵氏认为,急救处理还可采用如下治法:如解热,可
选择针刺大椎、曲池、合谷、少商等穴位;或用中药擦浴:取荆芥10g、薄
荷15g或麻黄10g煎水擦浴,使热得微汗而解,适于风寒高热证;石膏煎水或
20%石膏液擦浴,适用于邪热入里之高热。亦可选透解之品以解热:桑叶50
g,芦根25g,紫苏叶15g,荆芥15g,水煎洗浴。凡神志昏蒙见阳明经证者可
用白虎汤灌肠,阳明腑证者用承气类方灌肠。还可选用中药制剂、针剂等。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