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behavior change of Chinese consumers since founding of the PRC
作者: 唐兵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
唐兵编著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研究》讲述了:消费是一国经济总量(GDP)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实际上也是根本动力。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扩大消费需求”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而这次强调“消费”的首要战略地位,其实有着更为深层的现实背景。
从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基本上处于以短缺经济和数量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发展阶段,居民消费从总体上讲属于供给约束型。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整个国民经济在支撑其发展的三个轮子一一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的拉动下逐渐呈现出有序、平稳的发展态势。然而,进入“九五”以来,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一一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中,投资和进出口的比例一直偏大,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局面,使我国经济的主动性大大降低,尤其在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影响,并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因内需的疲软而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研究》认为,研究经济现象关键在于捕捉那只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消费是个人或组织的一种行为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社会性和外部性。从消费者主体意识看,消费者行为存在理一性、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之分;从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内在联系看,消费者行为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中国消费问题研究应以中国消费者行为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后50年的中国,不仅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最后的20年余间,又开启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在波澜壮阔的经济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中,中国消费者行为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立足于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镶嵌于中国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这一基本事实,本书通过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变迁历程及阶段性特征,描述了建国以来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状况,并基于制度、结构、心理建立起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选择机制,为进行政策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