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伦敦蒙难
作者: 夏葆元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8年06月
简介:
这一绘本中讲述的故事,竟也得自于连环画,作者就是此类画种的老前辈贺友直先生,时值作者初中一二年级。
贺先生以西洋明暗的黑白衬擦,而不是用他著名的线描法,十分精彩地绘成了题为《孙中山伦敦蒙难记》这一小小的单行本,当年新华书店有售,小人书摊有借。R先生88m,看过随即消失,故事以及某些画面却深植作者心。至少在时隔二十余载后的1981年,当作者接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富春江画刊》寄来的同名脚本时,这些早年的视觉记忆无须召唤、适时地历历呈现在作者的眼前。然而闭目依稀可辨的影像,要具体画出来也谈何容易。当年的*难处是汇集资料;现今人们从网络、从图书馆丰富而开放的库存,泛黄的历史陈照的大量开禁出版,几乎随手可以获取各个特定时代关于人物、场景、服饰等等的资料考证,这在当年是难以企望的。好在作者觅得一套四册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黑白图片,虽风马牛不相及,只能以推想加上演绎,居然拼凑成这篇发生在19世纪末的英吉利传奇。
作者交代以上资料的出处,是因为确乎肯定在作者的绘本中有数不尽的谬误。试想,当年刊登在《富春江画刊》上寸余见方,密集排列的看图说故事或许可以打马虎眼。如今吉林美术出版社慧眼发掘,并以“经典”的名扩大且精印出来,岂不扩大了这些“谬误”于众目睽睽之下?对此读者谅必能够体会作者当年的“困境”。
同样地,这也是一篇关于“人”处于困境的纪事;是关于人类在逆境之中如何自救互救的人性化章节j这也是为何它在作者的记忆中始终抹不掉,又因缘际会需要作者竭力去诠释表达的故事。从这一角度考量,即便场景置换、服饰不符、资料严重欠缺等等弊病也就显得无关紧要。
作者引为得意之处在于:作者对这篇动人纪事的整体认知,也许逾越了文革后期那个时代的普遍认知,即:伟人如孙逸仙者,当他顷刻之间身陷囹国,一个捕杀令已下达,一口引渡的木箱业已打造完毕,旅途的终点是直接通往清廷的法场,此刻伟人的无助无望、对生命的渴望应与常人无异,具有人类的普遍性。
每一次当作者面对国父孙中山的遗像,并凝视他的双眸——几乎在他的所有相片里,都能看到持重而明显的抑郁,那是忧国忧民之眼神,每一次这种眼神总能深深地打动作者。一个20世纪60年代过来之人如作者,总有太多对于无助无望,身处逆境又不知如何摆脱的切身感受;单单作者与孙先生隔空四目交视并从中得到的那份感动,便使作者如若神灵附身,作者知道该怎么样去画他。于是在20世纪l981年大夏天的两个星期中,作者置准备工作和资料尚不齐全等破绽于不顾,仅仅以本人处于逆境之体验,推己及人。凭着与国父孙中山双目对视的神交,很感性地画完了这一篇拨动作者心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