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集团领军人牛根生的非凡成功定律
作者: 大苹果成功团队主创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简介:朝圣之路
很显然,蒙牛乳业的“蒙”字代表“内蒙古”;而“牛”字除了代表“
牛奶”之外,在很多人眼里,也是代表蒙牛的创办人、董事长、总裁——牛
根生。
事实上,蒙牛不姓牛,因为牛根生原本不姓牛。
许多民营企业家,因为出身草根,大都有一段“血泪史”。因此,我们
常说,英雄莫问出处。在牛根生这里,尤为如此,根本问不出出处;因为连
他自己都不晓得:他来自哪里、究竟姓什么、亲生父母是谁。
他只知道,1958年的一场令他羞于启齿的交易,他的人生自此被拨离了
寻常的轨迹。
·卑微如斯:一个50元卖掉的孤儿。一个连自己的姓都不能正常拥有的
人,
有一个看着牛根生长大的老人说:“这孩子是吃黄连长大的。”
1958年出生后不到一个月,来不及将父母的面容看清,贫穷而多子的二
老无法养活他,就以50元的“天价”把他卖给了一户老实巴交的牛姓人家。
人家卖子都意味着给子女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而牛根生的养父母却
依然是贫穷的代名词,牛根生命中注定不能对这富贵说“拿来主义”。
原本生来与牛无关,养父以养牛为生,牛根生也由此不得不与牛结缘。
“牛根生”这个名字是养父取的。由于自家未生孩子,期望通过抱养来栽根
立后,所以取名“根生”。与孤儿院的孤儿相比,牛根生也因此暂时拥有了
“根”。
·贫困如斯:一个s饥寒博弈的人.一个结婚时都没穿过新衣服新鞋的
人,
养父母的生活依然贫困,牛根生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难和世态炎凉。
说起牛根生的养父母,其实也有过一段光辉的历史:
养父养牛之前的身份,是国民党一位代人受过的“警长”;养母做过国
民党高官的姨太太。解放战争期间,身为官太太的养母曾把自己的财产广为
散发,一部分接济穷人,一部分寄存各家。后来生活困难,养母领着小牛根
生试图找回那些寄存的财物,人家不仅不认,还把母子俩给轰了出去。过去
的朋友,最终都反目成仇,没钱反而不会有这么多的仇人。你的我的,有钱
没钱,河东河西,人情冷暖,贫穷给牛根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因为索财无望,一家人就过起了以养牛送奶为业的贫苦日子。后来,养
父母离世,牛根生有幸进入伊利做了一名洗瓶工。“贫”字一直伴随他到结
婚,甚至在婚礼上,他都没穿过新衣服,买过新鞋。
牛根生在回首这段艰难岁月时曾说:当初跟养父母在一起生活时,吃的
什么总是分成三份,一家三口人一人一份,买东西也买成三份,这个习惯多
年不改。
·颠簸如斯:一个连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