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ial econometrics
作者: 姜近勇,潘冠中著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简介: 《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第一,《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内容覆盖了金融计量学的主要问题,且具有清晰的框架结构。《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共十四章,分为离散时间模型和连续时间模型两大部分。离散时间模型部分共八章,其内容包含了与现代金融学研究相关的方法,如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与市场有效性相关的随机游走检验、事件研究方法和资产收益的波动率模型等。值得指出的是,其中一些内容尽管非常重要,但在我们现有的金融学课程体系中大多被忽视。例如,《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详述了资产定价模型的横截面检验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连续时间模型部分共六章,主要包括金融中用到的随机微积分知识、金融中常用的连续时间模型、连续时间模型的各种估计方法、高频金融数据分析方法等等。连续时间模型在金融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我国金融学课程体系在这一方面仍显薄弱。第十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介绍金融中常用连续时间模型的统计性质。读者将发现这些内容无论对于教学还是科研来说,都非常方便有用。有鉴于此,《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参考书。第二,《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内容由浅入深,其风格和采用的许多例子显示了《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是作者在国内外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十几年经验的结晶。比如,在资产定价模型估计和检验的阐述中,《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从大部分学生都熟悉的、最简单的单因子CAPM开始,一步步地拓展到更一般的模型。连续时间模型的估计技术性要求高,是学习的难点。《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从最基本的估计方法开始介绍,如矩估计、GMM、MLE等,然后再过渡到更为复杂、更为高深的估计方法,如半参数与非参数方法、ECF方法等。此外,全书使用大量的实证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概念。这些例子还能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实证研究的技巧和能力。第三,如前所述,《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是国内与海外学者合作研究的成果,不是纯粹的翻译,其内容和风格反映了我国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的需求。并且《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的实证分析和案例中大量地采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数据,同样体现了与中国金融市场实践的紧密结合。最后,作为教科书,《财政部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规划教材:金融计量学》在每章末附有习题。这些习题分为概念、理论与实证问题三类,对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书本内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