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孔宁宁 主编” 相关结果
境外上市与企业成长研究
作者: 孔宁宁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4-1
简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各国公司纷纷寻求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和境外上市政策的逐步放开,中国公司开始加速走向境外证券市场,掀起了持续的境外上市热潮。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有1000多家,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 境外上市可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境外成熟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治理,促使企业走向规范化发展和国际化经营的道路。然而,大批优质企业赴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同时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境外上市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内地股市被“边缘化”的疑虑,一些企业也因在境外上市决策中存在盲目和投机心理,不熟悉上市地资本市场的规则而遭遇法律诉讼。在这种形势下,深入分析企业境外上市的动因和结果,澄清认识误区,对我国资本市场乃至金融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境外上市决策是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在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环境下,企业选择境外上市,应该期望通过置身于严格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中,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吸引海外投资者,从外部获得融资并实现更快的成长。因此,孔宁宁编著的《境外上市与企业成长研究》遵循“境外上市能否促进企业实现更快成长”的线索,研究境外上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而从制度环境和公司治理角度深入挖掘背后的作用机制。《境外上市与企业成长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动因和现状,全面诠释了境外上市与公司治理机制改善、境外上市与融资约束放松、治理机制改善和融资约束放松与企业成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我国赴美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展开实证检验,以期厘清境外上市短期利弊争论的误区,为我国企业拓展可持续成长的实现路径、证券监管机构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概述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界定主要概念,并提出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境外上市治理效应、境外上市融资效应、企业成长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全面回顾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延展出本书的研究方向和切人点。第三章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动机和现状,系统回顾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历程,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动因,并全方位展现中国境外上市企业现状。第四章为境外上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通过回顾和比较确定企业成长性评价的代理变量,运用境外上市决策模型逻辑推演境外上市影响企业成长的理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第五章为境外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深入分析境外上市影响公司内外治理机制进而影响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构建公司治理指数,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境外上市是否促进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在境外上市影响企业成长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传导作用。第六章为境外上市、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全面分析我国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逻辑推演境外上市对融资约束和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框架,实证检验境外上市是否有助于放松融资约束并通过将所获融资投资于盈利项目实现更好成长。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所在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与在中国上市的同业公司相比,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具有更好的成长性,而境外上市促使企业置身于严格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中,从而带来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和公司融资约束的放松,是促使中国公司实现更好成长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结论的得出,不仅有助于为我国拟赴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全面权衡赴美上市的风险和收益从而做出正确的赴美上市决策、着力采取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拓展可持续成长的实践路径提供参考,而且有助于已实现赴美上市的企业了解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可为这些企业适应境外资本市场规模、自愿进行治理结构良性改造提供经验证据。此外,对于证券监管部门而言,有助于促使其在适度鼓励具有迫切融资需求和改善治理机制愿望的企业赴国外资本市场实现境外上市的同时,把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改善外部融资和治理环境作为长期根本性目标,努力建设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法律体系和完善的股东诉讼机制并提高执行质量,完善信息披露和股票发行审批等各项制度,加强利益相关者教育,促进声誉监督机构培植,着力设计高质量的制度规则,提升创业板市场对高成长中小企业的风险理解和风险定价能力。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国内首次对境外上市企业成长机制展开研究,是研究框架的创新。本书把境外上市、公司治理、融资约束和企业成长纳人一个研究框架,考察境外上市企业的成长状况,并基于公司治理和融资约束视角探讨境外上市企业的成长机制。国内外学术界对境外上市效应的考察,大多落脚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本书是对境外上市企业成长理论的有益探索和拓展,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空白。( 2)在国内首次针对中国赴美上市公司实证研究了境外上市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是一种创新尝试。虽然关于融资约束、公司治理和企业成长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见诸国内一些文献,但这些研究大多基于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特定的制度背景,或者集中于考察我国“A+H”双重上市企业,本书基于境外上市的不同制度背景这一视角,考察赴美国资本市场实现“由内而外”上市的企业的境外上市行为对公司治理、融资约束和企业成长的影响,是研究对象和研究数据的创新,有助于全面把握我国企业的境外上市行为。(3)本书构建出综合公司治理指数和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书设计出了由十个细分指标构成的,从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董事会构成、经理层激励和信息披露四个治理层面全方位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公司治理指数,并且构建了由分别反映市场份额拓展、公司绩效成长和价值成长的三个代理变量组成的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企业自身和相关部门对公司治理水平和成长性水平的评价,也可为证券监管部门制定企业治理规范和成长性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EVA Challenge:Implementing Value-Added Change in an Organization
作者: [英]约尔·M.思腾恩(Joel M. Stern)等著;曾嵘,孔宁宁主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简介:经济增加值——是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计量方法和创造股东财富的战略,也是在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的整个公司范围内改变公司优势和行为的方法。恰当地执行EVA,它将使公司业绩计量摆脱会计惯例的变幻无常,并使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相一致,以结束两者长达几十年的利益冲突。 《EVA挑战》不仅为EVA的初次涉猎者,而且为先进的EVA实践者提供了有益的洞察力。其中的真实安全例阐明了股东价值定位的实际应用如何能够使各级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通过将报酬与EVA业绩相联系激励管理人员、并为股东带来额外价值。 本书从本质上看,EVA方案包含三个项目;计量系统、激励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例如,在计量业绩时,EVA的要素是确认资本费用——公司、部门、分店或产品的资本成本。向全世界的行政人员展示了如何使EVA 适应其组织需要并提高他亿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4-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