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尹虎彬” 相关结果
The Singer of Tales
作者: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ates Lord)著;尹虎彬译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4
简介:本书是我国民间文学专家钟敬文先生主编的《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之一种,是“,帕里-洛德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学界誉为口头诗学理论的《圣经》。该书的主旨是揭示和证明口头诗歌是一种创作和表演相互结合的过程,它凝结了洛德教授在古希腊文学和南斯拉夫口传史诗领域长达25年的探索和许多重大发现。洛德与他的老师帕里在前南斯拉夫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方法,被学术界广泛采用;他的有关口头史诗的创作、传递、深化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帕里和洛德创立的口头诗歌的学说是20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理论和方法论,是民俗学领域继人类学派、芬兰历史地理学派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帕里-洛德的学说影响了口头文学和古典文学研究,为相关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
作者: 尹虎彬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简介: 本书是关于口头诗学方法论的评述性著作。它系统研究了口头诗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范畴,对口头诗歌的叙述单元、结构、文体模式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Epics and Heroes in China’s Minority Cultures
作者: (荷)米尼克·希珀(Mineke Schipper),尹虎彬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的论文集,由中文和英文两部分组成。本书既宏观地从文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层次上探讨民族史诗与英雄这一具有很大学术研究前景的课题,又具体而微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视阈,从而把国内和国际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现状和学者所进行的有益尝试,为比较视野下的世界史诗研究增添了一道新的学术风景。 在比较史诗的文本方面,英雄的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普遍因素。需要检验的要点如下:诞生、生命,或许还有英雄之死,不寻常的出身(贵族或皇族
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
作者: 尹虎彬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 尹虎彬编*的这本《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崇拜》是 关于河北易县、涞水民间后土崇拜与口头叙事传统的 个案研究,主要涉及当地的后土神庙、音乐会、佛事 会及其仪式、口头叙事文本,以及清代以来民俗文献 史的分析。这些材料存在于地方民俗社会中,也延续 到今天。后土崇拜是一种含有音乐仪式和神话成分的 民间信仰活动。后土在季节性重复出现的神灵祭祀仪 式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于宝卷的实际表演和后土灵验 叙事而言,其核心内容表现为讲述后土的故事,把后 土作为一位神来召唤,它的力量便可以显现,庇护共 同体的人们。地方性的宝卷和民间叙事传统是在本地 的后土祭祀中发展起来的。
Rural culture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作者: 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中华书局,200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学苑出版社 2015年11月
文学的多重视域与理论构建
作者: 汪文学 主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