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6 项 “岳谦厚” 相关结果
《大公报》与20世纪初期之中国
作者: 岳谦厚,段彪瑞编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在天津创办,曾先后或同时在上海、长沙、重庆、桂林、香港、北京等地出版,至今仍在香港刊行,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营报纸之一,亦是中国唯一一份具有百年历史的中文报纸。在其存续及发展过程中,详细记录了近代中国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或众多有趣的历史现象,见证了百年中国所经历过的各种社会变化。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公报》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其存在本身,包括其与社会的互动,都显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大公报》作为报纸媒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出现和生生不息,这种历史现象本身,即蕴含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大公报》本身就是一个亟待深入开掘的‘宝藏’,吸引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换言之,将《大公报》视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源并以之为一种基本的分析依据来考察近代中国社会是可取的,且为先前的许多研究所证明。 本书是以《大公报》报道、社评及其所刊文章为基本素材的一些专题性研究,且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发生的某些重要历史事件为主要研究对象或范畴,而非20世纪初期《大公报》与中国社会的整体性研究。作者通过对《大公报》所刊文章及社评的研究分析,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状况。
边区的革命
作者: 岳谦厚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2-1
简介: 作者以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据,对边区的政权建设、社会经济、土改及妇女解放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结论。本书尽力克服先前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中普遍存在的宏大叙事倾向和价值预判“偏向”,以一种“新革命史”的视角和逻辑手法,通过对各种新史料的多重比对和缜密分析,使边区革命进程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形成一个大致可视的“全相”。
国家与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
作者: (美)张信著;岳谦厚,张玮译
出版社:中华书局,2004
简介:二十世纪初期清王朝之覆亡,外国技术之渗入以及日甚一日的商品化加速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演变,了解其源头与性质为研究现代中国之关键。本书以中国北部地区河南省地方精英阶层与社会权力结构为个案,阐述了地方政治如何首先促使基层社会变化,然后导致了对国家权力的挑战,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中国之演变。与其他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西方学者那样分别着眼与精英阶层的形成。社会动员和国家权力之延伸相比,作者不仅总结了这三方面的视野,并且从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中找到了自己所认可的社会自身演变的线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社会
作者: 岳谦厚,张玮著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回首反观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农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行程,从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三个方面的元素进行探讨。内容包括:三四十年代晋西北社会生态背景;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村庄;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各阶层农民生活。
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
作者: 岳谦厚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1
简介: 本书不是顾难钧的全景“绘画”或“摄影”,也不是顾维钧一生是非的简单裁断。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在于提供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提供失败的教训,不成功的行为正是人类演变过程一种至关重要的数据。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赫指出,“长期以来,史学家就像阎王殿里的判官,对已死的人物任情褒贬”,以满足人们内心所希望的像“上帝”那样判定此为善彼为恶的欲望。空洞的责难,然后又是空洞的翻案,给历史学蒙上了一层反复无常的外表。将一个人、一个党派或一个时代的相对标准绝对化,并以此去判定历史人物,以致产生了荒唐的结论。他提醒人们,褒贬前人要比理解前人容易得多,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探索要比简单的定性论断难度更大。“‘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必然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要想窥视前人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就得让位,要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够了,不要沉迷于自己的观点而忘却了当时的可能性。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只有了解过去、理解过去、分析过去,才能得到它本身愿意告诉我们的更多的东西,这才是历史学研究的成功之处,布洛赫称这是“精神对物质的辉煌胜利”。本书研究主旨的立论依据正源于此,它不注重于顾维钧一生的历史再现和是非曲直的判定,而注重于顾维钧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思想与行为、个性品格与政治心态等最核心部件的解释与分析,并通过这种解释与分析来揭示民国政局与外交及本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的基本走向,反映政治、外交、战争三者之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展示民国一代职业外交家的形象。本书不可能解决顾维钧本身提出的某些问题,但将尽力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能够提供的素材。本书的研究主旨将决定其在此项研究领域试图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趋向。
女性·婚姻与革命-
作者: 岳谦厚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5月
简介:婚姻家庭既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又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本书在大量原始档案资料检索和整合的基础上,以“女性、婚姻与革命”之关系为研究视角,以华北及陕甘宁根据地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女性经验、经历与两性关系发展变化为研究主线,对根据地婚姻新政下女性的具体生活实践进行了考察,研究内容关涉婚姻习俗调适、两性关系冲突、新婚姻家庭形态、妇女组织机构、军婚保障机制、婚案司法审理、女性英模建构、抗属形象塑造、女性社会日常、妇女生育卫生、妇婴身心保健、婚姻关系中的女性财产权等诸多层面,并注重作为婚姻主体的女性本身对婚姻的切实体会和内在感受。这对于进一步深化革命根据地史,特别是根据地婚姻家庭史和女性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结项成果.该书主要立足于新发现的以及已出版的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以中国中西部地区晋西北兴县14村(调查时属于既未经过土地革命又无大地主的普通小农经济村庄)、陕北神府县直属乡8村(调查时属于已经过土地革命且无地主阶级的经济“均化型”村庄)及米脂县杨家沟村(调查时属于未经过土地改革而仍保存着大地主经济的典型村庄)为中心研究区域或研究骨架,以地方或地域为研究方式,以目前中外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阐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陕农村在“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场景下的基本面貌及其发生演变的历史。
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4
简介: 《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将专注于民国外交官人事制度体系嬗递与群体网络、社会结构等方面之研究。在人事制度层面,以外交官之铨选、任职与考核、薪俸与待遇等若干方面作为着眼点,考察近代遣使以还,特别是民国时期,中国外交官人事行政变动的轨迹,并作出与之相应的评价与估量。通过这一考察,来把握中国外交近代化发展的某些脉络。在外交官群体网络等社会结构层面,则以外交官之地域分布、年龄配置、学历层次、党派成分、宗教信仰等方面为基点,对民国各个时期外交官的基本社会构成进行细致或较为细致的实证性与比较性分析和研究,以发现这一群体的某些特征,以及影响其构成的诸种因素或其与中国近代社会乃至政治之间的某种互动关系。而于此须要说明的是,《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研究尚没有包含这一层面之全部,但对于一个忠于历史研究的人言之,想必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与精力的持续投入中会对此作出全面阐述,以进一步构建这一群体的完整历史图像。
Study of social-economic losses in Shanxi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作者: 岳谦厚[等]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简介: 《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是关于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区域性调查研究,通过对有关山西抗战损失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地方文献的搜集梳理,以地域为研究范围,以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人口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为分析工具,提出了对山西在抗战中实际受损程度的基本估量,并以之为基础比较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战争的显性破坏和和隐性影响,特别是对战争隐性损失的评估和分析具有创新意义。研究的主要意图不再限于从表层上描述日本的侵华暴行,而在于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及量化分析从深层上挖掘战争的应时性与历时性破坏作用,并力图使这些证据及其分析结果形成难以翻案的历史“铁证”。
顾维钧与抗日外交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简介:
从集体化到“集体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06月
简介:岳谦厚、李卫平*的《从集体化到集体化(1949年以来郝庄的经济社会变革之路)》讲述的太原城中村郝庄的经济社会发展颇具典型性。从1949年至今60多年的时间里,郝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其经济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内陆省份经济变迁的一个缩影,亦是两个不同时代转型的一种真实写照。该村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实现了乡村经济的成功转型,前30年由一种国家完全主体性的集体化过渡到了后30年以乡村自治为主体的具有现代产权意义的“集体化”。这种从集体化到“集体化”的演变过程对郝庄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乡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在城市化浪潮中走出一条**特色的富强之路——新型“集体化”中的乡村经济合作道路。郝庄这种由农从商进而通过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城市化的模式在全国一些典型乡村经济转轨与城市化案例中别有特色。
战时日军对山西社会生态之破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 《战时日军对山西社会生态之破坏》不限于从表层上描述日本的侵华暴行,而以“社会生态”为角度,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及量化分析,从深层上挖掘战争之直接损失、战争之间接损失、战争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应时性影响以及对战后社会发展的隐形性、历时性或长效性影响。
华北抗日战争史
作者: 樊吉厚,李茂盛,岳谦厚撰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分上、中、下三册,共九编。包括“九一八事变后之华北局势”、“华北事变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华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攻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2-1
中华书局,2004
书海出版社,2005
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5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东方出版社,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06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