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采访
作者: 巴金等著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简介:45年的“守望”与“坚持”,《收获》就像一座磁力场,吸引和凝聚着中国文坛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冰心说:“《收获》是我心中的红玫瑰。”曹禺说:“《收获》是我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余华说:“《收获》如同文学的道·琼斯指数,想了解文学的情况,《收获》就是晴雨表。”在中国文人心中,《收获》是最高的“殿堂”。很多人,每每有自己觉着是最好的作品,首先想到的是送到《收获》。余华的三分之二作品是在《收获》上发表的。
始终站在文学发展前列,并且一直保持这种态势,是《收获》之所以被公众誉为“文学阵营中成功守望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收获》感应时代脉搏,率先发表一批直面现实的作品。《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铺花的歧路》、《人到中年》……一篇篇震聋发聩的作品,为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文学探索热潮中,《收获》更是以引领时代的姿态,推出了一系列探索作品。由此,马原、余华、苏童、莫言、格非……一批今日文坛中坚力量的作家浮出水面。活跃于当今文坛的青年作家张者、李洱、东西、红柯等也都是在《收获》的关注下被推向社会的。
散落在各期《收获》杂志上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