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成语故事一百篇
作者: 张家昌编译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简介:《中华文史普及小丛书(套装全3册)》: 寓言,词典上规范的定义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是文学园地的一朵花。把这个比喻再具体一些,我愿把寓言比做蒲公英: 一,如同蒲公英在冬末春初就早早地苏醒、抽茎绽花,寓言萌芽于人类文化、文学发展的初期,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之一。在我国,虽然“寓言”一词最先是在《庄子》里出现的,而其实在我们最早的文化典籍如《尚书》《周易》中就已有寓言的思维和笔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寓言蓬勃发展,在诸子百家论战争鸣、各大小国家政治外交斗争中,大放异彩。在《孟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寓言作品洋洋大观,精品迭出,思想锋利,文采斐然。中国寓言史上的许多经典篇章,就产生在那时,之后代代相传,至今营养着我们这个民族。 二,如同蒲公英随风播种、遍地生根、向漫山遍野贡献自己的色彩和芬芳,寓言作者众多、作品众多、传播非常广泛。它最初来源于广阔的民间,作者是千千万万的大众百姓。待发展步入文学殿堂之后,则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们,鲜有未曾涉足寓言体裁者。先秦诸子中的寓言大师庄子、使寓言成为独立文学样式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等,是寓言史上的高山。其他著有寓言作品,或在作品内容中创作有寓言故事、讲述有寓言故事、使用寓言笔法的,则几乎包括了所有文学家和其他领域的文章家。近代、现代和当代,作家们新创作的寓言作品的总量毫无疑问又大大超过了古代。近几十年来,无论成人文学还是儿童文学领域,寓言专著源源不断,成熟的寓言作家也纷纷涌现。运用寓言手法创作的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时常以特异的光彩引起文坛和社会的关注。大量引用经典寓言故事陈辞说理,成为优秀政论文的一个亮点。在各级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在毛泽东、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王蒙等流布广泛的著作中,在一版再版大量发行的多种古典文学、儿童文学选本中,寓言作品特别是传统经典寓言作品和丰富多彩的寓言手法,更是在新的历史背景、语境下得到了空前的传播。 三,如同蒲公英只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没有牡丹的富贵、杜鹃的热烈、玫瑰的受宠、荷花的显目,却以自己的执著年年月月装点着大地的每个角落、以自己特有的功效服务人类清热解毒,寓言也只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小品样式。它不拒绝鸿篇巨制的探索,但就整体而言,短小是它的基本形态特点。虽然好的寓言总是寓意深远,也常常具有吸引人的情节、动人的细节和丰富多样的文学表现手法,但是在有限的一二百、三四百字的篇幅里,这一切较之小说、戏剧等总是要简略、单纯得多,因而我们不能要求它在表现社会生话的广度与深度上承载与小说、戏剧同等的担当。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可以贬低寓言作品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它用故事寄寓道理,在小得不能再小的艺术方寸间,借诞喻真、借玄喻实、借小喻大、借彼喻此、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事喻理、借物喻人,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歌赞光明,抨击黑暗,以“清热解毒”的药力箴戒和讽喻启人省身,教人进取,激人抗争,这一切又是其他文学体裁所难以替代的。这也是世世代代的读者珍爱优秀寓言作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