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还有:江毓武、陈伟琪、万振文、胡建宇
作者: 张珞平[等]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2009
简介: 本研究范围为厦门湾及毗邻海域,包括泉州市围头角至龙海市的镇海
角连线以西、九龙江河口紫泥镇以东海域,包含厦门西海域(俗称西港)、
九龙江河口湾、厦门南部海域、厦门东部海域、同安湾、大嶝海域、安海
湾和围头湾等8个主要海域,行政区分属泉州、厦门和漳州3市管辖。
厦门湾及毗邻海域具有较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改革
开放以来,作为经济特区,厦门市的社会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闽东
南以及福建省的龙头,但同时也给厦门湾及毗邻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
大的压力。
1.海域生态环境现状
水环境:厦门湾及其毗邻海域水质无一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水质类
别以劣四类为主,仅大嶝海域、围头湾为三类。无机氮和活性磷超标情况
较普遍。安海湾污染最严重,除pH值和石油类,其他项目(尤其是重金属汞
、铅、镉)均超标。
沉积物环境质量较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标准。
生物样品质量较好,重金属含量部分超过一类标准,但绝大多数符合
二类标准;六六六、滴滴涕均符合一类标准。
生物生态:珍稀物种数量普遍降低;海洋渔业资源枯竭,湾内的海洋
捕捞基本消失;叶绿素a的整体含量较高,赤潮目前已经成为厦门湾海域生
态环境的重要威胁,近几年赤潮持续发生。
污染源现状:厦门海域的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污染负荷主要
集中在九龙江河口湾、同安湾海域和西海域。
2.回顾性评价
自1950年以来,厦门湾海域共进行了约62处围填海工程,围填海总面
积约125.74 km2,主要集中在西海域和同安湾。围填海工程造成各海湾纳
潮量下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1938年比,西海域1984年减少32.4
%,现状减少25.5%,马銮湾的开口增加了纳潮量;同安湾1984年减少
20.6%,现状减少21.8%。
各海域水质总体呈现恶化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主
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各海域水质达标率不及30%,已无环境
容量可言。
围填海工程是文昌鱼资源锐减的直接原因之一,大面积围垦使同安湾
的底质从沙质变为泥质,直接导致文昌鱼资源的衰竭;同时围填海工程也
直接造成红树林分布面积缩小;另外,围填海工程可能对海洋珍稀物种如
中华白海豚和中国鲎的物种数量的降低、渔业资源锐减和渔场消失有一定
影响。
评价结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产生的污染物人海量
的大幅度上升无疑是造成厦门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围填海
活动及其造成的水环境容量的下降对海域水质和生物生态必然也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3.预测评价
各围填海工程对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容量、生物生态和珍稀物种等均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随着各工况的不断叠加,产生的累积效应不断
增强。厦门湾各海域水质均无法达到其功能要求,已无环境容量,赤潮发
生较为频繁,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湾口填海对西海域动力条件和纳潮量的影响较大,从而明显影响到海
域的环境质量。工况1可行,工况4不可行,工况2和工况5应慎重。
九龙江河口湾的围填海主要包括北岸海沧港区和南岸招银港区的港口
建设需求。工况1和工况2可以实施,但相对工程成本,其生态、环境与资
源损失较大;南岸招银港区工况3和工况4过于外突,对局部流场的影响较
大,因此不可行;北岸海沧港区工况3海沧港区二期工程工况涉及红树林保
护区的范围,应报省人大批准。
同安湾将是厦门湾海域下一轮围填海需求的热点地区,涉及的工况众
多。综合各方面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提出同安湾的工况优选方案为:工况1
和工况2可行;工况3、工况4、工况8和工况9对水动力和环境容量影响较大
,不可行;工况5至工况7需慎重考虑。
厦门南部海域、大嶝海域和围头湾的围填海需求多数基本可行,工况6
至工况9应慎重。
由于安海湾海域狭小,围填海对其水文动力和环境容量的影响特别大
,因此,各工况均不可行。
4.建议
鉴于厦门湾各海域水质均无法达到其功能要求,已无环境容量,赤潮
发生较为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严格控制围填海、确保一定的环境
容量以外,还必须削减污染源强,才能改善海域水质。建议开展海湾环境
容量和污染总量控制研究,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负荷。由于厦门海域的污
染源主要来自河流流域,控制九龙江流域和同安东、西溪流域的非点源污
染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