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famous western playwrights of modern drama and their best works
作者: 张耘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简介: 此序写戏,就从两座戏楼说起。
1997年春节期间,我去正乙祠看京剧。坐落在北京古文化街琉璃厂附近的正乙祠已修缮一新。这座有着“中华第一戏楼”之称的戏楼是清代四大戏楼之一,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北京城内唯一的一座最古老的戏楼。《中国大百科全书》称,正乙祠作为一座“完整的戏楼建筑”,是中国戏楼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是一座当时曾与英国伦敦演莎士比亚戏剧的“环球剧院”齐名的戏楼。舞台上方的横匾上写着“盛世和声”四个大字,两侧挂的一幅对联写道:“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在正乙祠听着京戏,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莎士比亚的故乡艾冯河畔斯特拉特福德。1995年6月我在镇里的剧院看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由此我想到中西戏剧各自的特色以及相互间的交流。
我国自13世纪元代杂剧兴起起,戏剧就一直是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李潜夫等杂剧大师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戏剧遗产。李潜夫的《灰阑记》很早就传到了欧洲,并译成多种文字,还曾在欧洲上演,深受西方人的喜爱,是为中国戏剧传入欧洲的开始。
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萧伯纳、布莱希特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欧洲剧作家。中国人最早听到莎士比亚的名字是1856年,即清咸丰六年,英国传教士慕维廉译的《大英国志》中提及莎士比亚(当时译为“舌克斯华”)。1929年莎剧首次在中国舞台上演出,剧目是《威尼斯商人》,地点是上海。1986年,在莎士比亚逝世370周年时,我国举行了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纪念莎翁的盛大演出,一时竟有十几台莎剧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与此同时还有许多莎学研讨会。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许多剧种纷纷移植莎剧,如京剧、越剧、豫剧等。 近十几年来,不少现代西方戏剧相继在中国舞台“亮相”,如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奥尼尔的《漫长的一天到黑夜》等。
在中西戏剧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出版《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是“生逢其时”。这本书精选了现代西方戏剧史上最有声望和代表性的戏剧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对作家和作品作了深入的介绍和评论,例如作品的特点、写作手法、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刻画等等。对戏剧创作的特点、舞台的设计、类光、音响等与舞台艺术有关的问题,也作了探讨。这无疑有助于读者和观众更深入地欣赏和了解现代西方戏剧。而两百余部英语参考书目又是现代西方戏剧研究者所不可缺少的。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现代西方戏剧对中国读者说来还不是很容易。例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这出荒诞派戏剧1935年在巴黎首次演出时曾引起轰动。但是在中国,它不会产生任何轰动效应。更多的反应会是“莫名其妙”。贝克特把现代人的呆滞死板的生活搬上舞台,在戏剧的结构和创作风格上造成“节柏的推延”的戏剧效果,人生就像是在一个直径不大的圈子里绕着圈子走,没有目的,也没有结果。人的存在和活动都是荒诞的。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很难体会西方人的这种压抑感、荒诞感、忧患感和囚禁感。这部著作对《等待多戈》的评介简明、透彻地剖析了剧本,使我们对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有个基本的掌握。 作者张耘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给研究生讲授了多年的“现代西方戏剧”和“美国戏剧”。她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研究西方戏剧,并曾在明尼苏达大学英语系讲授过一个学期的“现代西方戏剧”课。她在这个领域的造诣可以从这部著作中看出。要评说现代西方戏剧,就要使我国的读者多少体会到一点现代西方戏剧的特点。虽然我从小就是个戏迷,但这里所列的12部戏剧,在英舞台上我看过的只有3部,其他有的剧作我只是泛泛读过,因为我自己的专业并非西方戏剧。这次写序,读了《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中的文章,发现我对现代西方戏剧的了解比过去深了。我相信读者会有同样的感觉。张耘教授过去送我不少她写的英语诗;如今又读到她的戏剧评论。读她的作品总是一件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