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ethics
作者: 张金钟,王晓燕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伦理学(第2版)》第二版做了以下调整。
第一、变动了个别章节。
删除了第十三章“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伦理”。毫无疑问,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伦理是医学伦理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改革中,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表面上看,卫生资源配置与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和走向有关,涉及到诸多经济问题,但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质不是经济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卫生资源配置反映了医疗卫生决策的道德水平。所以,指出卫生资源配置的道德意义、强调卫生资源配置必须坚持道德原则,是必要和重要的。这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删除呢?主要是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攻读医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主要是掌握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自觉地开展道德实践,而不是卫生资源配置决策;二是教材的篇幅有限,要精干、简明,所以忍痛割爱了。另一处调整是将“关于死亡和临终关怀的伦理”并人“生命伦理学的若干问题”。这主要是考虑,“死亡和临终关怀的伦理”在逻辑上应当属于“生命伦理学”范畴。
第二、强化了实践和实验。
所谓强化实践,是指努力贯彻了医学伦理学的实践原则,使医学伦理学的实践特征更加凸显。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上必须规范、严谨;但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其指导实践的性质是必须强调的。这不仅因为,医学实践是医学伦理学理论的基础,对理论的阐述要紧密结合实际;更是因为,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内化为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原则和职业精神,转变为学生为人处世的自觉,教导学生如何实践。古人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医学伦理学教学深入实践、指导实践,学了要管用,是当前需要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第二版增加了一些案例,更加注重用医学史上,特别是当代医学活动中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正面回答自古以来优秀的医生是怎样做的、当代医疗活动中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正在怎样做,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应当怎样做。强化实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范畴,为以后的实践打牢基础。同时增加了附录4“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节选”。意在强化学生们对未来从事职业的道德要求的感知。
所谓强化实验,是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概念引入医学伦理学教学。这是天津一些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索,效果比较显著。建设医学伦理学教学实验室,是一个创新,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尽管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医学伦理学教学、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但绝不能停留在课堂上。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这是提高医学伦理学教学实际效果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医学伦理学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意义就在于此。在这一版中,从思路到具体做法、效果,对医学伦理学教学实验室建设做了全面的介绍。详件附录3。
第三、对部分章节的文字做了修改。
这本教材是诸多院校的专家学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编写者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的产物。这一版在基本保持了第一版写作团队分工的基础上,邀请首都医科大学的梁立智老师加盟,与肖先福、张金钟一起完成了“医院管理伦理”一章的修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