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 项 “张钦楠著” 相关结果
Reading City
作者: 张钦楠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4
简介: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而最深刻的产物。尽管20世纪的“国际风格”在很大程序上抹杀了城市的特色,但是每个城市仍然由于它独特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背景而各不相同。 城市确实像一本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街道是“句”,街坊是章节,公园是“插曲”。透过它们,阅读者见到了“人”,现在的、活着的人和过去的、死去的人。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创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我主张更多地去阅读城市,你、我、他,像对小说、诗歌、绘画一样地去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但也不忽略它的“母体”(那些林林总总的民居)……还要访问几栋本地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因为他们往往是城市“灵魂”的显现者。
阅读城市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5
简介:《阅读城市》是一位建筑专家介绍世界著名城市建筑的大众读物。作者主张像对小说、诗歌、绘画一样去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但也不忽略它的“母体”(那些林林总总的民居),还要访问城市“灵魂”的显现者——几栋本地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阅读城市》围绕作者自己访问过并深有感触的十几个城市加以描述,穿插进国际建筑大师的故事和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史。《阅读城市》所采用的图文结合编排方式,又力求将建筑文化的知识、对当下城市建筑发展的思考和城市建筑风貌的欣赏融为一体,使读者尽享“阅读城市”的乐趣。《阅读城市》使用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月版。
阅读建筑
作者: 张钦楠 著
出版社: 2015-3-1
简介: 本书是作者张钦楠另一本著作《阅读城市》的姐妹篇。与阅读城市的同时,当然也离不开阅读城市的“细胞”――建筑。然而,当阅读对象从“宏观”的“城市”转向“微观”的“建筑”时,作者发现其阅读方法也随之变化。因此,作者在《阅读建筑》中,通过对国内外古今二十几栋建筑,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建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选择从埃及金字塔开始到21世纪初哈迪德的《未来宣言》等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来探讨其文化意义,并通过它们来理解建筑的时代与地域精神;第二部分选择对从中国汉代的台阙建筑到当代亭阁进行观察,试图理解梁思成教授对我国古建筑的“豪劲、醇和、羁直”三阶段的风格演变过程,并探讨中国进入现代后建筑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三部分作者用自己对现象学的理解,来阐述“阅读”建筑的基本方法。本书对于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和城市规划工作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我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对建筑历史、建筑理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师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8
简介: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师,介绍和阐发每一位建筑师的生平事迹,并把中国古代建筑师的作业环境、方法、成果与同时期国外的建筑及建筑师进行对照,客观地评价建筑师们的功绩。在各章中纳入同时期的其他一些建筑师的简介,以烘托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以“知识链接”的方式介绍同时期的国外代表建筑与建筑师,试图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场景。 这二十余位建筑师(包括部分君王和高级官员和文人)的选择,是以他们的时代(朝代)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的策划和设计师为标准的。“代表性”建筑,主要包括宫廷、庙宇和民居三大类。 本书有意回避了两个领域:一是皇帝的陵墓,在古中国,这是建筑的一个重要部类,但是出于个人的喜恶,除了极个别的例子(如西夏王陵)外,本书整个地没有涉及;二是“风水学”和风水师的作用,作者反对把“风水”说成迷信而予以全盘否定。作者认为它是中国古文化中的一大科学创造,而风水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算作建筑师。但是风水学实在太奥深了,作者认为在认真研究之前,只能整个从更多>>
Globa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ranscultural architecture
作者: 钟华楠,张钦楠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包括两位作者的两片论文。一篇为“跨文化建筑——全球化时代的国际风格”,作者试图用跨文化建筑的历史和当代实例,说明“跨文化”是一种“早已有之”的建筑形式,只要人类有多种文化存在,就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跨文化”建筑,成为建筑和文化创新的引路者。作者同时分析了我国一些当代建筑师作品中的“跨文化”特色及其相关创作观点,试图探讨“跨文化”建筑的实质所在。另一篇为“从可持续论点论中国建筑与城规特色”,作者从历史的高度考察和论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师生、建筑师。
建筑理论的探讨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简介: 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其理论建设只能是一个群体的活动,不可能只依赖于一、二名杰出人物。本书以论、证相佐,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建筑理论再全球范围内的形成过程,重点提出如何构架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增强国内建筑师的竞争优势。 本书阐述了建筑理论再全球范围内的形成过程,对建筑理论的民族性,地域性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精辟的论述,并进而提出如何构架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增强国内建筑师的竞争优势。本书论、证相佐,图文并茂,是建筑师学习和参考的宝贵资料。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风格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9
简介: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
三联书店,2004
三联书店,2005
2015-3-1
三联书店,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9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