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14 项 “撰著” 相关结果
Female pelvic floor:function, dysfunction an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l theory
作者: (澳)PE PaPa Petros撰著;罗来敏主译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描述了PE PaPa Petros 教授根据其近20年的科研工作和临床实践 发展起来的整体理论在女性盆底功能和功能障碍及治疗上的应用。主要内 容包括女性盆底功能及功能障碍的解部学和动力学、结缔组织损伤的诊断 、盆底重建手术(TFS手术)、盆底康复、结缔组织功能障碍的动力学图解以 及目前的一些研究热点问题。书中描述的概念、技术和手术方法使用了大 量图表,比喻生动形象、易于理解。DVD光盘中的内容包括诊断的讲解以及 由Petros教授指导的TFS手术表演两部分。 本书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很有价值的专著,可供所有有志 于盆底学的临床医师、从事妇女保键的医师、研究生以及所有对此感兴趣 的其他学科医师和人员学习、阅读。
赵尔丰与瞻对改流
作者: 徐正光主编;张秋雯撰著
出版社:蒙藏委员会,[2001](中华民国九十年)
简介:
隋唐五代文学研究[敦煌资料]
作者: 杜晓勤撰著;葛晓音审定;张燕瑾,吕薇芬主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1
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20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变化大,发展最快,其过程也极其曲折复杂,既有昂扬奋进、慷慨悲歌,也有荒诞滑稽。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在这时代的浪潮中思索、探求、觉醒、创造,推动着学术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这一个世纪是一个关键和重要的世纪。在这百年之中,中国从贫穷、落后、封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发展成独立自主的、强大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学术领域,也经历了转型、发展变化的过程等。
福建通史.第五卷,近代
作者: 徐晓望主编;杨彦杰卷主编;杨彦杰,刘大可卷撰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简介:《福建通史》是福建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自远古至1919年五四运动止福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集中反映了福建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融汇了多年来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填补了不少福建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同时纠正了史籍记载及前人著述上的一些错讹,并力图对福建历史的发展规律加以探讨和总结。本册是第五卷,记载了近代的福建历史。
中国诗论史
作者: 霍松林主编;漆绪邦,梅运生,张连第撰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2007
简介: 我国诗歌被我国其他各种文学艺术所利用,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诗情、诗意、诗美,是我国一切文学艺术的本质和灵魂,甚至是数千年中华灿烂文化的本质和灵魂。中华民族从《诗经》、《楚辞》以来创造了无数辉煌瑰丽的文学艺术珍品,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那无数文学艺术珍品,其中的诗歌当然是诗情、诗意、诗美的集中体现;其中的散文、戏剧、小说、音乐、绘画等等,也无不洋溢着诗情、诗意、诗美。苏轼称赞王维“画中有诗”,鲁迅推崇司马迁的《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类似的评论很多,无烦辞费。 正因为中国诗歌与其他中国文学艺术有如此密切的联系,所以中国诗论中的物感、神思、风骨、情采、兴寄、兴象、意象、情境、意境、气韵、滋味、兴趣、性灵、情景、神韵,以及味上之旨、韵外之致、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等许多概念、范畴和术语,或适用于其他文学艺术,或与其他文学艺术理论相通。这一切,也正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的突出体现。 基于上述种种考虑,我们决定撰写一部体现中国特色的《中国诗论史》,为增强当前诗歌创作的民族特色服务,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服务。 在撰写《中国诗论史》的准备阶段,我们对历代诗词曲论专著进行逐一研究。凡重要者介绍其作者、时代和版本情况,概述其主要的理论内容,评价其在中国诗论史上的地位;凡理论价值不高者则列入“存目”,只作简介。全书分诗论、词论、曲论三类,各按成书先后编排,包含诗论专著302种,词论专著104种,曲论专著31种,总计437种。取名《中国历代诗词曲论专著提要》,由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
福建通史.第一卷,远古至六朝
作者: 徐晓望主编;陈存洗,陈龙,杨琮卷撰著
简介:《福建通史》是福建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自远古至1919年五四运动止福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集中反映了福建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融汇了多年来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填补了不少福建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同时纠正了史籍记载及前人著述上的一些错讹,并力图对福建历史的发展规律加以探讨和总结。本册是第一卷,远古至六朝的福建历史。
随侍溥仪三十三年
作者: 李国雄忆述;王庆祥撰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简介: 1924年,年仅十二岁的他被选入逊清小朝廷,成了“小皇上”的奴才,也是中国两千年太监制度被废止后第一批“皇家随侍”中的一员。他目睹了紫禁城内“宣统皇帝”和“帝王之家”的生活;亲历了溥仪在天津谋划复辟,以及文绣发动“妃革命”与溥仪谈判离婚的全过程;见证了溥仪在“伪满”年代当傀儡和皇囚的屈辱人生,甚至溥仪囚居前苏联,以及引渡回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前后十多年里他都陪伴在侧……他就是贴身随侍溥仪长达三十三年、于二十五年前接受本书撰著者亲访的李国雄。
History of traditional opera
作者: 李斌撰著;葛卫红,龚秀英翻译;《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译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简介: 《戏曲史话》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戏曲形态的演变。第二章介绍戏曲中的经典作品和题材类型。第三章介绍戏曲的艺术形式。第四章介绍剧场、戏班的发展历史和戏曲演员。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中国的诗词、绘画、服装、舞蹈、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都能在戏曲中得到展现。戏曲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只要我们愿意,就能通过戏曲这扇窗口,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
作者: 陈其泰主编;陈其泰,许殿才,沈颂金撰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研究方法多样而新颖,发展阶段清楚,高峰迭现。本书系首次对于这一重要学术领域作系统的梳理、深层次的开掘,并从中西学术交流的高度予以科学的说明和理论的总结,标志着对20世纪学术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作者认真地紬绎了数以百计的有关20世纪考证学者有价值的论著,重新审视了大量的有关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20世纪历史考证学形成的条件;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唐长孺等考证名家的成就,评价他们在20世纪学术史上的地位;同时,首次做到将1949年以后中国台湾、香港历史考证学名家置于20世纪中 国史学研究的总题目下进行考察,评述了劳榦、严耕望、饶宗颐、张光直的贡献;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内涵和时代特征进行阐释,并论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证学达到的新境界。全书资料翔实,分析缜密,论断精辟,结构严谨,是关于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陈其泰,男,广东丰顺人,19 更多>>
法老:戴王冠的人间之神
作者: 金寿福撰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简介:本书引用了大量古代埃及文献,还配置了大量图片,对古代埃及法老进行了比较详细和全面的介绍。 本书试图把古代埃及的法老比较详细和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书中的章节按照专题划分。但是在各个章节里面基本遵循时间顺序。采用这种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编排体例。目的还在于把古代埃及的各个法老放置到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当中去考察。书中使用了不少埃及学界的术语,但是为了不打断阅读的连贯性,作者试图在上、下文中解释有关术语,只是在涉及到原始资料时才加注。为了把古代埃及的法老“塑造”得真实可信,书里除了引用大量古代埃及的文献外,而且还有针对性地配置了大量图片。
浙江出版史研究,中唐五代两宋时期
作者: 顾志兴撰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5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
作者: 哈瑞·刘易斯[撰著];侯定凯等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 众所周知,美国各顶尖研究型大学正为追求卓越地位展开空前的竞争。就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哈佛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争夺优质师资和生源的过程中,哈佛忘记了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一一把年轻人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人!《失去灵魂的卓越》的作者哈瑞·刘易斯在哈佛任教30多年,其间有8年时间担任了哈佛学院院长一职。他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向读者描述了这所著名大学是如何放弃教育宗旨的。哈佛的地位独一无二,是美国最富有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不管结果如何,哈佛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其他大学仿效的典范。刘易斯教授从热议中的“分数贬值”问题、啥佛在处理性侵犯案件上的争论和劳伦斯·萨默斯校长充满争议的领导风格等问题着手,为我们分析了哈佛这所著名大学的失败之处。他还细致地回顾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揭示了哈佛的办学目标如何从真正的教育向迎合消费者需求方向发展的,并提出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 《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以明晰、清新和坦率的笔触,启发读者反思我们过去对著名大学的评价方式。美国著名大学迷失办学方向的现象并非无关大局——哈佛、耶鲁、斯坦福这些著名高等学府引领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航向,这些学校的身上维系着我们未来的希望。现在我们需要质问:这些学校是否辜负了人们寄予它们的期望!
王阳明传习录
作者: 【明】王阳明 撰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年7月
简介: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最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首选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心即理:最佳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Researches on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作者: 肖希明等撰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是著者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数字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与利用研究”的子课题“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绩效评价研究”的成果之一。本课题以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指导,系统地论述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基本理论,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选择、采集、组织和长期保存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对开放存取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策略,探讨了数字信息服务的模式与运行策略、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整合、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绩效评价,以及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保障体系建设。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 第一,从系统的视角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视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选择、采集、组织、保存、开发、服务、评价等不再是一项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本课题研究不仅关注系统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改善,尤其重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各种要素的协调,着眼于构建一个联系紧密、功能完善的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集成系统。 第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与科学的方法,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与方法问题,观念、制度层面的问题对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影响或许更为深刻。本课题试图综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业务重构、模式整合、组织管理、保障条件等,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从而使经过整合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系统不仅在技术上是先进的,而且在管理理念、制度设计方面都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三,数字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基于Web2.0的数字信息服务模式、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绩效评价等,是近年来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领域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
台山历史文化集.第十编,广东音乐之乡
作者: 谭国渠,胡百龙,黄伟红主编;冈虎撰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简介:台山市是我国闻名遐迩的侨乡,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编著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及细致编写,凸现了台山的文化之魂。本书图文并茂、具有真实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下册主编:吴庚舜、董乃斌
作者: 乔象钟,陈铁民主编;王学泰[等]撰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006重印)
简介:和上官仪同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活跃于初唐文坛的另 一个作家群,人称“初唐四杰”,又简称“王、杨、卢、骆”。 最早提出这个序列的是和四杰同时代的诗人宋之问,他在《祭杜学士审 言文》中说:“后复有王、杨、卢、骆,继之以子跃云衢。王也才参卿于西 陕,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卢则哀其栖山而卧疾,骆则不能保族而全躯。由运 然也,莫以福寿自卫;将神忌也,不得华实斯俱。……人也不幸而则亡,名 兮可大而不死。”可知四杰在当代即有定评。这个对四杰(包括杜审言)的总 评价,既不是完全以诗文优劣而论,也不是序齿,以后就这样沿用下来了。 四杰是高宗、武后时期文坛上一个颇有影响的革新流派,他们虽年辈不 同,生活道路却有许多类似之处。四人中有三人少有神童之誉。他们在少年 时并以才名著称,充满功名事业心,然而又都以不同的情况,受到过统治阶 级的打击,并且由此而接触到比较广泛的社会生活。他们都厌恶当时宫廷中 流行的“文律烦苛”的浮艳文风,深恐风雅之道,自兹而丧。为了改革文风 ,都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并从创作上走出了新路,各自作出了 自己的贡献。 由于他们位沉下僚,命途多舛,特别是身后萧条(王、骆两族被灭,杨 、卢无子嗣),故疵议较多,或说他们“浮躁浅露”(《新唐书·裴行俭传》 ),或说他们“华而不实,鲜克令终”(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或称 杨炯的文章是“点鬼簿”,或号骆宾王为“算博士”(张鹜《朝野佥载》卷 六),或谥之为“酷吏”(计有功《唐诗纪事》),而争次第的“卢前王后” 的流言既载诸史册,一若真有其事……种种轻蔑之词,不一而足。对他们在 文学上的革新倡议及诗歌、文章上的新成就、新贡献则往往估价不足,数语 带过。这些轻薄议论,早就引起了杜甫的愤愤然,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给 予了回击:“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 河万古流。”这是对四子的公正评价。 四杰不仅是诗人,也是骈文名手,他们在骈文上的成就和享有的社会声 誉并不下于诗歌。四杰的文章形式上虽然是骈四俪六,但在词藻富赡、语言 秾艳之中,却透露出英才华发和俊逸清新的气息。议论、叙事、抒情,文笔 纵肆,挥洒自如,骆宾王《讨武氏檄文》的慷慨激昂,卢照邻《五悲》、《 释疾》文的悲愤深沉,王勃《滕王阁序》的典丽精工,杨炯《王勃集序》的 神采飞扬,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称道,和陈、隋以来那些缔 章绘句的骈体文不可同日而语,有人目之为“唐代的新骈体文”。这样的骈 体文同样具有革新的意义,它在唐、宋应用文中长期流行,和韩、柳、欧、 苏等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并行而不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按传统的排列,四杰中先谈王勃和杨炯。 唐高宗即位的永徽元年(650),黄河两岸的秦、晋两地诞生了两个神童 ,一个是王勃,另一个是杨炯,他们都以自己的文彩照耀当世,但是他们的 生活道路和遭遇却很不一样,王勃的短促的一生,几遭坎坷,又不幸早死, 而且死于非命。杨炯则在馆阁中平静地度过了一生,中间虽因受牵连被出为 梓州司法参军,但期满仍然回到了京都,不能算什么大灾难。他是四杰中结 局最好的一个。 P93-94
日本的浮世佳人
作者: 沈中琦撰著
简介: 形成于江户时代的日本艺妓,始终是充满神秘性的特殊职业。作为侍宴酬唱的职业女性,艺妓在服务中必须体现女性的魅力,这就使艺妓本身笼罩在五彩迷雾中令人好奇。艺妓的歌舞器乐乃至举手投足,无不体现古典的艺术理念。和19世纪末相比,和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艺妓全盛时期比,日本的艺妓至少在从业人数上已经大量减少,似乎已经是夕阳余辉。但是,艺妓的文化并没有衰落,而是浸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被称作“艺妓道”的行为规范,已经成为现代日本女性的一种典范。透过艺妓文化可以窥视日本文化内核的一个侧面,理解日本社会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栖共处的奇特所在。 本书分为四章,各章标题取自日本汉诗,分别是藤井启(1807-1866)《东人罕写岚山者,独谷文二喜作此图》、中岛大赉(1801-1834《梦李长吉》、浦地镇俊(生卒年不详)《假山》、藤井启《重赋斋前花卉岩桂》的诗句。这些诗人都活跃在明治维新以前,当时赋咏中国律诗成为日本文人的一种时尚。这里引用为标题是为了表示艺妓所体现的日本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四句标题正好凑成一言集句恃,作为笔者对日本艺技文化的一些感想。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
作者: 衣之镖撰著;赵怀舟校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2011
简介:《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是作者衣之镖三十年来运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方例的验案和学习心得集,分上下两篇。上篇以五脏辨证用药的特点,将诸大小补泄方例、外感天行大小六神方,及救急五开窍方,类分五门,各列其中。各方例验案,附以按语,以期明析辩证立法用药根据。由于《辅行诀》独特的理论体系,《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在理法方药各个环节上均不乏新颖之处,同时展示了陶氏学术的特质风姿。下篇为医论医话,为作者学习研探经方的心得体会和临证见闻随笔,多理事并议,论不空发,兼有案例穿插其间,可开阔思路,启人智慧。
里耶秦简校释
作者: 陈伟主编;何有祖,鲁家亮,凡国栋撰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里耶秦简牍是指2002、2005年在湖南龙山里耶镇战国古城1号井和城壕出土36000余枚简牍。其中17000多枚保存有文字,内容主要是秦代的行政文书、司法文书、邮传记录和户籍档案。《里耶秦简牍研读》(第一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围绕里耶古井第5、6、8层这三层所得2000多枚秦简牍资料,在原整理者工作基础上,尽可能地缀合碎片,编连简牍,核订释文,施加标点和注释;二是针对简牍资料的内容,进行一些专题讨论。
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
作者: 王学奇,王静竹撰著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2
简介: 《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该书350万字,共收集宋代至清代的戏曲词语11000余条,是中国古代戏曲语辞集大成之作。该书把历代曲辞作为一个整体审视,纵观词义演变过程。其创新之处在于把历代词义相近的曲辞集中到一个辞条下比较异同,提高了训诂学水平,丰富了汉语语汇,成为学习古汉语和整理研究古本戏曲的必备工具书。
设计大师Sketch Up入门
作者: 鲁英灿,康玉芬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作者: 桑德诺瓦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大众化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作者: 周建松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12-1
侯氏太极拳用法解析
作者: 张昱东,艾光明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作者: 卜宪群 总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撰稿
华夏出版社 2016年5月
魏书
作者: (北齐)魏收撰
中华书局,1997,2008重印)
Evaluation science:theory method practice
作者: 邱均平,文庭孝等著
科学出版社,2010
说文解字今释
作者: (东汉)许慎原著;汤可敬撰
岳麓书社,2001
作者: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Volume 6,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Part 6,Medicine
作者: 李约瑟著
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History of China,Religion
作者: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南怀瑾选集.第九卷,金刚经说什么 楞严大义今释
作者: 南怀瑾著述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南怀瑾选集.第八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