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4 项 “斯托里”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美)艾伦·帕斯托里诺(Ellen Pastorino), (美)苏姗·多伊尔-波蒂略(Susan Doyle-Portillo);陈宝国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艾伦·帕斯托里诺编著的《什么是心理学》是一部优秀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来源于作者30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书撰写形式轻松、简洁,极富趣味性和吸引力。 本书共包括14章,详细论述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领域、基本问题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本书关注心理学的应用性,关注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书中设计了许多实操性极强的栏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什么是心理学》既可以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又可以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进展的必备读物。
Commentaries 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 (美)约瑟夫·斯托里(Joseph Story)著;毛国权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6
简介:《美国宪法评注》主要从两种重要的来源获得了最有价值的资料。它们是:《联邦党人文集》——那个时代三个最伟大的政治家无与伦比的评论;以及马歇尔首席大法官先生在宪法问题上的卓越判决。前者以令人敬佩的全面和说服力讨论了国家政府所有部门的结构和组织;后者以超群的造诣和恰当阐明了宪法权力和功能和适用与界限。《联邦党人文集》仅仅说明了这些权力和功能的目的与一般含义。而首席大法官的精致推理则推演了它们的终极结果和边,其精确与清晰最接近数学般的证明。《联邦党人文集》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回应批准宪洗之时最普遍的流行反对意见,没有试图在其推理过程中追求任何非常精细的次序;处理主题所采纳的方式是在当时最适合反驳偏见、赢得支持的那种方式。因而,具有自然联系的一些议题有时是相互分离的;适合一些重要论点的例证有时却是在附带讨论中提出的。作者将那部伟大作品中看来具有持久重要性的内容全部融入了这个评注之中,尽力使得它的实质内容更广泛地传播。
作者: 斯托里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1999年07月
简介:戴维·斯托里(David Storey, 1933— )是在60年代涌现出来的英国作家。长篇小说本书(This Sporting Life, 1960)便是他的成名作。这部小说出版后,曾获麦克米兰奖,并被改编为电影。 戴维·斯托里是国内读者较陌生的一个作家。为了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特点,有必要先谈一谈二战后英国的社会氛围和文学状况。 英国虽是战胜国,但是战争创伤严重。二战期间,英国各大城市在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下,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国内的资源和储备也消耗殆尽。战时实行的食物、燃料、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在战后一段时期内仍未取消,国民生活非常艰苦。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倒更像是个战败国。 战争期间和战后,英国统治者为调和社会矛盾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1944年通过了为低收入阶层带来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巴特勒(Butler)教育法案,1945年上台执政的工党新政府对高收入者实施课以重税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虽暂时缓和了国内矛盾,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社会风气。而战时设立的官僚机构却都保存下来,未被触动。这些因素导致战后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而且英国原来的殖民地在战后一个又一个相继独立,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土崩瓦解,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使知识界在战后弥漫悲观的气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得到改革。1945年登台执政的工党没有实现人民的这一愿望,而是推行“福利国家”政策。1951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仍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但期盼多年的政治改革终成泡影。因此引起国民,特别是下层社会(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些小说和剧本揭露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愤怒地抨击统治集团和教会,对“福利政策”推行后的单调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这些作家多出身于社会中下层,在作品中流露出较鲜明的阶级意识。这些作家并没有形成一个团体,甚至彼此不相识,但是他们的观点和感情是一致的。 最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的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因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的抨击,这个剧本成为这个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战后英国的社会氛围不能容忍现代派的唯美主义艺术,而更欢迎用直截了当的写实手法和叙事风格来表现人生的经验和现实的感受。即使是“愤怒的青年”也无意于形式的实验,缺乏标新立异、一鸣惊人的欲望,他们把目光投向传统的写作手法和社会生活场景,在平常中寻求新奇。英国文坛这种略显沉闷的局面,要到60年代才开始打破。 戴维·斯托里是在“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运动之后登上文坛的。他于1933年7月13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西部的威克菲尔一个矿工家庭。中学毕业后,斯托里就读于伦敦斯雷德艺术学院,靠自己在利兹橄榄球队作职业运动员的收入来交学费。大学毕业后,他从事过各种职业,既当过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中学教师,也当过展览场地搭帐篷的工人。 斯托里才华横溢,创作甚丰。小说方面,继本书之后,出版了《逃往坎顿》(1960)、《拉德克里夫》(1963)、《帕斯摩》(1972)、《萨维尔》(1976)和《浪子》(1982)等作品。他的戏剧创作有:《阿诺德·密得顿的复原》(1967)、《庆贺》(1969)、《承包商》(1971)、《克伦威尔》(1973)、《形态》(1973)、《生活等级》、《夜》(1976)和《母亲节》(1976)等。 作为一个来自下层社会的作家,戴维·斯托里自然在思想感情上容易和当时的文学运动“愤怒的青年”产生共鸣,因而他的创作也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并且具有较明显的阶级意识。但是从整体看来,斯托里的创作主要接受了D.H.劳伦斯的影响。他把阶级差别引起的紧张关系与人们在肉体上、情感上和文化上的需求的不协调联系起来,透过生活的表象深入探测人们内心世界的矛盾。他的小说创作基本上以英国北方为背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细节描写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个性化,因此西方一些评论家把他称作“地方现实主义”作家。斯托里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手法,又有新的特点:他善于表现人物强烈的情绪、潜意识和变态心理。他不仅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性格,而且喜欢运用意识流手法等现代小说技巧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甚至采用象征手法表现某种人生哲理。因此,斯托里的创作发展到后来,已不纯粹是现实主义的了,正如英国评论家伯纳德·伯冈济所说,“到了斯托里发表第三部小说《拉德克里夫》时,他显然成了一位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他对象征主义的关心胜过单纯的现实主义,尽管他继续从北方生活中汲取素材。在这部小说里,怪僻的、耽于幻想的拉德克里夫与粗犷的工人阶级青年托尔森之间的社会差别,引起了关于精神与肉体之间紧张关系的深邃的哲学思索。” 本书是斯托里早期富于“地方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部小说。它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橄榄球运动员的生活。它的题材可以说是欧美小说中独一无二的。小说主人公亚瑟·玛钦本是工人,爱好橄榄球运动。他在约翰逊老头帮助下,通过了选拔赛,被橄榄球联赛俱乐部吸收为橄榄球职业运动员。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绘了橄榄球运动的全过程:比赛前的准备工作和紧张气氛、充满英雄气概和血腥味的比赛过程、比赛结束后在浴池里沐浴的轻松、闲适情景,等等。但是小说毕竟不同于通讯或报告文学,它选取特殊的题材和独特的视角,目的仍在于表现现实人生。因此,作者始终没忘记通过橄榄球运动写人——小说塑造了亚瑟·玛钦和其他众多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主人公亚瑟·玛钦的活动,展现了英国北方工业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作者透过生活的表象侧重探测主人公亚瑟的内在心理和情绪。当亚瑟还是一名业余运动员时,他巴望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橄榄球运动很适合他的个性——他从事激烈的竞赛时,经常觉得内在的活力得到张扬,他为自己强有力而灵巧的动作感到骄傲。每当这个时候,他便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力的美。橄榄球运动的强劲和雄健又把他暴烈、粗犷的个性推向极端——他常常狠击对方球员,以此来发泄心头的不快或怨愤。他对别人的痛苦毫不怜惜,而当他自己挨了对方球员或本队球友的猛击,疼痛难忍时,他也不叫苦。橄榄球运动员的无畏精神大概只有西班牙的斗牛士可以媲美。亚瑟酷爱橄榄球运动,也和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有关。他觉得,橄榄球竞赛最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因此,当他被俱乐部录用时,神采飞扬。起初他没意识到,当他和俱乐部签订合约时,他已把自己的球艺当作商品卖给了俱乐部老板。所以,当他和他们讨价还价时,代表俱乐部一方的乔治·威德一语道破了天机:亚瑟不能要价太高,他们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经过一段时期,亚瑟终于明白了:他不过是替俱乐部牟利的工具,是供人取乐的猿猴!领悟到这点之后,他的英雄气概受到沉重的打击,他为橄榄球运动献身的热情也一落千丈。 亚瑟和女房东汉蒙德太太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是他运动生涯的重要插曲。亚瑟对这个比他年长十余岁、身体单薄、其貌不扬的寡妇由怜惜到热恋,以致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亚瑟对汉蒙德太太炽热的恋情既体现了他的变态的性心理,又隐含着一种慈善主义。他想通过物质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舞来博取这个怪僻女人的欢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汉蒙德太太委身于他,不过出于感恩的思想和无奈。她不仅没体验到性爱的欢乐,反而被一种负疚感和犯罪感压得抬不起头来。她和亚瑟发生性关系纯粹像是履行义务。她从没对他表示爱情。汉蒙德太太不相信亚瑟真正爱她,而她在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经历了无限苦难、死于工伤事故的前夫的爱。她又是个洁身自好、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女人。她厌恶亚瑟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脾性。亚瑟占有她后,她觉得自己的道德防线被冲垮了。虽然亚瑟改善了她的物质生活,但毁了她的精神家园。因此当亚瑟口口声声说要使她过上幸福生活时,她越发觉得痛苦,深深感到她和亚瑟在精神上相距甚远。可以说,他们之间谁也不理解对方,彼此都觉得十分委屈。因此他们之间常常争吵,甚至汉蒙德太太被逼得时而歇斯底里大发作,时而声泪俱下地恳求亚瑟搬出去,不要干预她们母子的生活。每当此时,亚瑟既气愤,又痛苦。亚瑟终于不能不离开她。但是他眷恋着她。当他被告知汉蒙德太太身患不治之症时,他是那样痛苦,像一个真正的丈夫那样,全身心地守护着她,直至她离开人间。亚瑟对汉蒙德太太爱得那样真诚、那样执著、那样热烈!这不能不使人感动,同时发人深省:世间最可贵的莫过于无私的真诚的爱。
作者: (美)马莎·斯托里(Martha Storey)著;苑娜译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简介:你可以毫不费力地举办家庭和朋友聚会,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你所需要的,就是和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以及征集一些使派对轻松和有趣的点子。 在《派对很简单》这本书里,你将会得到: 简单的主题派对计划 让大家高兴的秘诀和点子 得到客人帮且的小窍门 发何为孩子和青年人举办与众不同的派对 简单而有意义的假日庆祝派对 用派对笼络人心的技巧
作者: [法]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亚蒂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4-30
简介:20世纪重要的法国思想家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亚蒂斯经历传奇、身份复杂:出生于君士坦丁堡,成长于雅典,又流亡于法国;是当代欧洲一流的思想家、原创性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精神分析师;也是重要的社会批判家、著名政治团体“社会主义或野蛮”核心人物、苏联问题研究专家、激进分子、革命家以及“全世界左翼的批判良心”;更被一些研究者奉为位列于德勒兹、加塔利、利奥塔、拉克劳、莫菲、德里达等之前的“首位”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家。1980年之后,卡斯托里亚蒂斯在巴黎开设了一系列研讨课,探讨希腊思想、哲学史“四伟人”以及人的心灵等哲学史上的重大议题。在1986年的研讨课上,晚年的卡斯托里亚蒂斯面对晚年的柏拉图。卡斯托里亚蒂斯认为,柏拉图是迄今为止“曾经存在过的最伟大的哲学家”。本书中,他致力于讨论柏拉图最为困难的对话——《政治家篇》。正如帕斯卡尔·维尔奈所言,这场与柏拉图对话所形成的文本,是“哲学‘广场’上的一个惊人的演出片断,在这里,柏拉图与卡斯托里亚蒂斯彼此对峙,各自施展绝顶的智谋,他们的赌注则是:民主制”。《政治家篇》可谓柏拉图最为艰涩、乖僻的对话之一,但是卡斯托里亚蒂斯像侦探一般逐字推演,对这有意令人困惑的文本抽丝剥茧,使读者参与到一场清晰的智识对话之中,而这是在他对话柏拉图的同时进行的。——斯塔西斯·古尔古里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人们知道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亚蒂斯是《社会主义或野蛮》杂志的创办人之一,这份杂志反对一切斯大林主义,坚持工人的自我管理的观念,坚持批判官僚制社会。人们知道他是发表了《社会的想象建制》的哲学家,是研究心理的理论家,是系列著作《迷宫的交叉路口》的作者。人们知道,他天生是希腊人,他熟悉从荷马到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伟大文本。人们以前没有见过他对抗最伟大的希腊思想家也是民主制的最清醒的敌人:柏拉图。卡斯托里亚蒂斯在1986年开设的研讨课主要致力于讨论《政治家篇》,讨论这个不如《国家篇》或《法篇》那样著名的文本。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形成了意识形态上的恐怖主义理论,而且把现存的不同政体与哲学王的理想加以对照。在卡斯托里亚蒂斯面前,柏拉图遇到了一位旗鼓相当的对手。卡斯托里亚蒂斯从雅典来到巴黎,如同柏拉图对话中出现的外邦人,这个外邦人从大希腊的爱利亚来到雅典,要在雅典成为“真理的教师”,这种真理不是想要窒息自由,而是要促进自由。 ——皮埃尔·维达尔-纳盖(Pierre Vidal-Naquet)
作者: (英)艾丽斯·斯托里著;葡萄树译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012
简介: 这是一本从英国原版引进、资深西餐烹饪专家亲自撰写的超级人气食谱。《巧手拌沙拉》包含200多道色香味俱全的沙拉的快速简便的烹调方法,所涉及的食材和工具也贴近生活,能轻易从市场买到。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每道菜式都配有一张精美的成品图,你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和对照。想在家轻松做出风味正宗的沙拉?或许,本书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巧手拌沙拉》由艾丽斯·斯托里著。
简介: 运用信息技术使我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变,并成为职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住处技术的高速发展常常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而戴维·斯托里揭开了其神秘和面纱,并展示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为你和你的团队工作。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各种媒介,从最小的局域网到电子邮件和因特网,来提高通迅和收集信息的技巧。书中不仅讲述了个人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还指明了如何通过扩展或调整系统来使你组织或部门受益。《工作中的it》一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你在现代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得成功所需要的全部秘诀。
作者: 斯托里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1999年07月
简介:
戴维·斯托里(David Storey, 1933— )是在60年代涌现出来的英国作家。长篇小说《如此运动生涯》(This Sporting Life, 1960)便是他的成名作。这部小说出版后,曾获麦克米兰奖,并被改编为电影。
戴维·斯托里是国内读者较陌生的一个作家。为了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特点,有必要先谈一谈二战后英国的社会氛围和文学状况。
英国虽是战胜国,但是战争创伤严重。二战期间,英国各大城市在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下,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国内的资源和储备也消耗殆尽。战时实行的食物、燃料、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在战后一段时期内仍未取消,国民生活非常艰苦。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倒更像是个战败国。
战争期间和战后,英国统治者为调和社会矛盾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1944年通过了为低收入阶层带来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巴特勒(Butler)教育法案,1945年上台执政的工党新政府对高收入者实施课以重税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虽暂时缓和了国内矛盾,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社会风气。而战时设立的官僚机构却都保存下来,未被触动。这些因素导致战后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而且英国原来的殖民地在战后一个又一个相继独立,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土崩瓦解,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使知识界在战后弥漫悲观的气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得到改革。1945年登台执政的工党没有实现人民的这一愿望,而是推行“福利国家”政策。1951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仍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但期盼多年的政治改革终成泡影。因此引起国民,特别是下层社会(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些小说和剧本揭露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愤怒地抨击统治集团和教会,对“福利政策”推行后的单调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这些作家多出身于社会中下层,在作品中流露出较鲜明的阶级意识。这些作家并没有形成一个团体,甚至彼此不相识,但是他们的观点和感情是一致的。
最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的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因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的抨击,这个剧本成为这个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战后英国的社会氛围不能容忍现代派的唯美主义艺术,而更欢迎用直截了当的写实手法和叙事风格来表现人生的经验和现实的感受。即使是“愤怒的青年”也无意于形式的实验,缺乏标新立异、一鸣惊人的欲望,他们把目光投向传统的写作手法和社会生活场景,在平常中寻求新奇。英国文坛这种略显沉闷的局面,要到60年代才开始打破。
戴维·斯托里是在“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运动之后登上文坛的。他于1933年7月13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西部的威克菲尔一个矿工家庭。中学毕业后,斯托里就读于伦敦斯雷德艺术学院,靠自己在利兹橄榄球队作职业运动员的收入来交学费。大学毕业后,他从事过各种职业,既当过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中学教师,也当过展览场地搭帐篷的工人。
斯托里才华横溢,创作甚丰。小说方面,继《如此运动生涯》之后,出版了《逃往坎顿》(1960)、《拉德克里夫》(1963)、《帕斯摩》(1972)、《萨维尔》(1976)和《浪子》(1982)等作品。他的戏剧创作有:《阿诺德·密得顿的复原》(1967)、《庆贺》(1969)、《承包商》(1971)、《克伦威尔》(1973)、《形态》(1973)、《生活等级》、《夜》(1976)和《母亲节》(1976)等。
作为一个来自下层社会的作家,戴维·斯托里自然在思想感情上容易和当时的文学运动“愤怒的青年”产生共鸣,因而他的创作也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并且具有较明显的阶级意识。但是从整体看来,斯托里的创作主要接受了D.H.劳伦斯的影响。他把阶级差别引起的紧张关系与人们在肉体上、情感上和文化上的需求的不协调联系起来,透过生活的表象深入探测人们内心世界的矛盾。他的小说创作基本上以英国北方为背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细节描写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个性化,因此西方一些评论家把他称作“地方现实主义”作家。斯托里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手法,又有新的特点:他善于表现人物强烈的情绪、潜意识和变态心理。他不仅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性格,而且喜欢运用意识流手法等现代小说技巧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甚至采用象征手法表现某种人生哲理。因此,斯托里的创作发展到后来,已不纯粹是现实主义的了,正如英国评论家伯纳德·伯冈济所说,“到了斯托里发表第三部小说《拉德克里夫》时,他显然成了一位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他对象征主义的关心胜过单纯的现实主义,尽管他继续从北方生活中汲取素材。在这部小说里,怪僻的、耽于幻想的拉德克里夫与粗犷的工人阶级青年托尔森之间的社会差别,引起了关于精神与肉体之间紧张关系的深邃的哲学思索。”
《如此运动生涯》是斯托里早期富于“地方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部小说。它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橄榄球运动员的生活。它的题材可以说是欧美小说中独一无二的。小说主人公亚瑟·玛钦本是工人,爱好橄榄球运动。他在约翰逊老头帮助下,通过了选拔赛,被橄榄球联赛俱乐部吸收为橄榄球职业运动员。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绘了橄榄球运动的全过程:比赛前的准备工作和紧张气氛、充满英雄气概和血腥味的比赛过程、比赛结束后在浴池里沐浴的轻松、闲适情景,等等。但是小说毕竟不同于通讯或报告文学,它选取特殊的题材和独特的视角,目的仍在于表现现实人生。因此,作者始终没忘记通过橄榄球运动写人——小说塑造了亚瑟·玛钦和其他众多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主人公亚瑟·玛钦的活动,展现了英国北方工业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作者透过生活的表象侧重探测主人公亚瑟的内在心理和情绪。当亚瑟还是一名业余运动员时,他巴望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橄榄球运动很适合他的个性——他从事激烈的竞赛时,经常觉得内在的活力得到张扬,他为自己强有力而灵巧的动作感到骄傲。每当这个时候,他便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力的美。橄榄球运动的强劲和雄健又把他暴烈、粗犷的个性推向*——他常常狠击对方球员,以此来发泄心头的不快或怨愤。他对别人的痛苦毫不怜惜,而当他自己挨了对方球员或本队球友的猛击,疼痛难忍时,他也不叫苦。橄榄球运动员的无畏精神大概只有西班牙的斗牛士可以媲美。亚瑟酷爱橄榄球运动,也和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有关。他觉得,橄榄球竞赛最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因此,当他被俱乐部录用时,神采飞扬。起初他没意识到,当他和俱乐部签订合约时,他已把自己的球艺当作商品卖给了俱乐部老板。所以,当他和他们讨价还价时,代表俱乐部一方的乔治·威德一语道破了天机:亚瑟不能要价太高,他们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经过一段时期,亚瑟终于明白了:他不过是替俱乐部牟利的工具,是供人取乐的猿猴!领悟到这点之后,他的英雄气概受到沉重的打击,他为橄榄球运动献身的热情也一落千丈。
亚瑟和女房东汉蒙德太太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是他运动生涯的重要插曲。亚瑟对这个比他年长十余岁、身体单薄、其貌不扬的寡妇由怜惜到热恋,以致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亚瑟对汉蒙德太太炽热的恋情既体现了他的变态的性心理,又隐含着一种慈善主义。他想通过物质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舞来博取这个怪僻女人的欢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汉蒙德太太委身于他,不过出于感恩的思想和无奈。她不仅没体验到性爱的欢乐,反而被一种负疚感和犯罪感压得抬不起头来。她和亚瑟发生性关系纯粹像是履行义务。她从没对他表示爱情。汉蒙德太太不相信亚瑟真正爱她,而她在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经历了无限苦难、死于工伤事故的前夫的爱。她又是个洁身自好、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女人。她厌恶亚瑟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脾性。亚瑟占有她后,她觉得自己的道德防线被冲垮了。虽然亚瑟改善了她的物质生活,但毁了她的精神家园。因此当亚瑟口口声声说要使她过上幸福生活时,她越发觉得痛苦,深深感到她和亚瑟在精神上相距甚远。可以说,他们之间谁也不理解对方,彼此都觉得十分委屈。因此他们之间常常争吵,甚至汉蒙德太太被逼得时而歇斯底里大发作,时而声泪俱下地恳求亚瑟搬出去,不要干预她们母子的生活。每当此时,亚瑟既气愤,又痛苦。亚瑟终于不能不离开她。但是他眷恋着她。当他被告知汉蒙德太太身患不治之症时,他是那样痛苦,像一个真正的丈夫那样,全身心地守护着她,直至她离开人间。亚瑟对汉蒙德太太爱得那样真诚、那样执著、那样热烈!这不能不使人感动,同时发人深省:世间最可贵的莫过于无私的真诚的爱。
作者: 斯托里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1999年07月
简介:
戴维·斯托里(David Storey, 1933— )是在60年代涌现出来的英国作家。长篇小说《如此运动生涯》(This Sporting Life, 1960)便是他的成名作。这部小说出版后,曾获麦克米兰奖,并被改编为电影。
戴维·斯托里是国内读者较陌生的一个作家。为了更好地把握他的创作特点,有必要先谈一谈二战后英国的社会氛围和文学状况。
英国虽是战胜国,但是战争创伤严重。二战期间,英国各大城市在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下,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国内的资源和储备也消耗殆尽。战时实行的食物、燃料、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在战后一段时期内仍未取消,国民生活非常艰苦。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倒更像是个战败国。
战争期间和战后,英国统治者为调和社会矛盾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1944年通过了为低收入阶层带来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巴特勒(Butler)教育法案,1945年上台执政的工党新政府对高收入者实施课以重税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虽暂时缓和了国内矛盾,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社会风气。而战时设立的官僚机构却都保存下来,未被触动。这些因素导致战后英国经济的相对衰落。而且英国原来的殖民地在战后一个又一个相继独立,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土崩瓦解,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使知识界在战后弥漫悲观的气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希望社会制度得到改革。1945年登台执政的工党没有实现人民的这一愿望,而是推行“福利国家”政策。1951年保守党再度执政,仍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但期盼多年的政治改革终成泡影。因此引起国民,特别是下层社会(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有些小说和剧本揭露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愤怒地抨击统治集团和教会,对“福利政策”推行后的单调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这些作家多出身于社会中下层,在作品中流露出较鲜明的阶级意识。这些作家并没有形成一个团体,甚至彼此不相识,但是他们的观点和感情是一致的。
最先表现出“愤怒”与不满的是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和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的吉姆》(1954)。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因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的抨击,这个剧本成为这个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战后英国的社会氛围不能容忍现代派的唯美主义艺术,而更欢迎用直截了当的写实手法和叙事风格来表现人生的经验和现实的感受。即使是“愤怒的青年”也无意于形式的实验,缺乏标新立异、一鸣惊人的欲望,他们把目光投向传统的写作手法和社会生活场景,在平常中寻求新奇。英国文坛这种略显沉闷的局面,要到60年代才开始打破。
戴维·斯托里是在“愤怒的青年”这一文学运动之后登上文坛的。他于1933年7月13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西部的威克菲尔一个矿工家庭。中学毕业后,斯托里就读于伦敦斯雷德艺术学院,靠自己在利兹橄榄球队作职业运动员的收入来交学费。大学毕业后,他从事过各种职业,既当过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中学教师,也当过展览场地搭帐篷的工人。
斯托里才华横溢,创作甚丰。小说方面,继《如此运动生涯》之后,出版了《逃往坎顿》(1960)、《拉德克里夫》(1963)、《帕斯摩》(1972)、《萨维尔》(1976)和《浪子》(1982)等作品。他的戏剧创作有:《阿诺德·密得顿的复原》(1967)、《庆贺》(1969)、《承包商》(1971)、《克伦威尔》(1973)、《形态》(1973)、《生活等级》、《夜》(1976)和《母亲节》(1976)等。
作为一个来自下层社会的作家,戴维·斯托里自然在思想感情上容易和当时的文学运动“愤怒的青年”产生共鸣,因而他的创作也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并且具有较明显的阶级意识。但是从整体看来,斯托里的创作主要接受了D.H.劳伦斯的影响。他把阶级差别引起的紧张关系与人们在肉体上、情感上和文化上的需求的不协调联系起来,透过生活的表象深入探测人们内心世界的矛盾。他的小说创作基本上以英国北方为背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细节描写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个性化,因此西方一些评论家把他称作“地方现实主义”作家。斯托里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手法,又有新的特点:他善于表现人物强烈的情绪、潜意识和变态心理。他不仅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性格,而且喜欢运用意识流手法等现代小说技巧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绪,甚至采用象征手法表现某种人生哲理。因此,斯托里的创作发展到后来,已不纯粹是现实主义的了,正如英国评论家伯纳德·伯冈济所说,“到了斯托里发表第三部小说《拉德克里夫》时,他显然成了一位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他对象征主义的关心胜过单纯的现实主义,尽管他继续从北方生活中汲取素材。在这部小说里,怪僻的、耽于幻想的拉德克里夫与粗犷的工人阶级青年托尔森之间的社会差别,引起了关于精神与肉体之间紧张关系的深邃的哲学思索。”
《如此运动生涯》是斯托里早期富于“地方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部小说。它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橄榄球运动员的生活。它的题材可以说是欧美小说中独一无二的。小说主人公亚瑟·玛钦本是工人,爱好橄榄球运动。他在约翰逊老头帮助下,通过了选拔赛,被橄榄球联赛俱乐部吸收为橄榄球职业运动员。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绘了橄榄球运动的全过程:比赛前的准备工作和紧张气氛、充满英雄气概和血腥味的比赛过程、比赛结束后在浴池里沐浴的轻松、闲适情景,等等。但是小说毕竟不同于通讯或报告文学,它选取特殊的题材和独特的视角,目的仍在于表现现实人生。因此,作者始终没忘记通过橄榄球运动写人——小说塑造了亚瑟·玛钦和其他众多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主人公亚瑟·玛钦的活动,展现了英国北方工业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作者透过生活的表象侧重探测主人公亚瑟的内在心理和情绪。当亚瑟还是一名业余运动员时,他巴望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橄榄球运动很适合他的个性——他从事激烈的竞赛时,经常觉得内在的活力得到张扬,他为自己强有力而灵巧的动作感到骄傲。每当这个时候,他便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力的美。橄榄球运动的强劲和雄健又把他暴烈、粗犷的个性推向*——他常常狠击对方球员,以此来发泄心头的不快或怨愤。他对别人的痛苦毫不怜惜,而当他自己挨了对方球员或本队球友的猛击,疼痛难忍时,他也不叫苦。橄榄球运动员的无畏精神大概只有西班牙的斗牛士可以媲美。亚瑟酷爱橄榄球运动,也和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有关。他觉得,橄榄球竞赛最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因此,当他被俱乐部录用时,神采飞扬。起初他没意识到,当他和俱乐部签订合约时,他已把自己的球艺当作商品卖给了俱乐部老板。所以,当他和他们讨价还价时,代表俱乐部一方的乔治·威德一语道破了天机:亚瑟不能要价太高,他们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经过一段时期,亚瑟终于明白了:他不过是替俱乐部牟利的工具,是供人取乐的猿猴!领悟到这点之后,他的英雄气概受到沉重的打击,他为橄榄球运动献身的热情也一落千丈。
亚瑟和女房东汉蒙德太太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是他运动生涯的重要插曲。亚瑟对这个比他年长十余岁、身体单薄、其貌不扬的寡妇由怜惜到热恋,以致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亚瑟对汉蒙德太太炽热的恋情既体现了他的变态的性心理,又隐含着一种慈善主义。他想通过物质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舞来博取这个怪僻女人的欢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汉蒙德太太委身于他,不过出于感恩的思想和无奈。她不仅没体验到性爱的欢乐,反而被一种负疚感和犯罪感压得抬不起头来。她和亚瑟发生性关系纯粹像是履行义务。她从没对他表示爱情。汉蒙德太太不相信亚瑟真正爱她,而她在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经历了无限苦难、死于工伤事故的前夫的爱。她又是个洁身自好、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女人。她厌恶亚瑟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脾性。亚瑟占有她后,她觉得自己的道德防线被冲垮了。虽然亚瑟改善了她的物质生活,但毁了她的精神家园。因此当亚瑟口口声声说要使她过上幸福生活时,她越发觉得痛苦,深深感到她和亚瑟在精神上相距甚远。可以说,他们之间谁也不理解对方,彼此都觉得十分委屈。因此他们之间常常争吵,甚至汉蒙德太太被逼得时而歇斯底里大发作,时而声泪俱下地恳求亚瑟搬出去,不要干预她们母子的生活。每当此时,亚瑟既气愤,又痛苦。亚瑟终于不能不离开她。但是他眷恋着她。当他被告知汉蒙德太太身患不治之症时,他是那样痛苦,像一个真正的丈夫那样,全身心地守护着她,直至她离开人间。亚瑟对汉蒙德太太爱得那样真诚、那样执著、那样热烈!这不能不使人感动,同时发人深省:世间最可贵的莫过于无私的真诚的爱。
作者: 罗塞拉·波斯托里诺
简介:
1943年,罗莎跟随丈夫来到他生活的小村庄,恰逢希特勒需要食物试毒者,以防止被谋害。在村长的推荐下,她成为了十多个食物试毒者中的一名。在封闭的环境和狱卒的监视下,十名年轻女子形成了联盟,秘密契约和友谊交织在一起。
作者由希特勒的*后一位试毒员玛格特·沃尔克的真实故事得到启发,讲述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她用有力的笔触探寻了人类灵魂的复杂性,一段暴力又脆弱的历史,以及人在强压下强烈的求生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