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工具书基础[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朱天俊,李国新编著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简介:
片断:
第一章工具书及其概述
使用工具书,首先必须对工具书的性质、特点、类型、结构、功
用,以及主要排检法有所认识与掌握,并在使用工具书的过程中不
断丰富与加深工具书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第一节工具书的特点与类型
一、工具书的性质与功用
工具书,简单地说,就是专供翻检查阅的书;说详细一点,就是
将汇辑编著或译述的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释疑解
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
工具书的特点:从编辑目的看,它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查考。从
取材范围看,它比较完整地汇辑了某一方面的材料,既吸收了历史
文化遗产的精华,又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的成果。从编
排方法看,为了简明易查,中文工具书通常按照汉字音序、形序、分
类、主题、年代与地区等方法编排,以便于人们查考。
利用工具书,有助于解决查考字词、文句、成语、典故、人名、地
名、诗词、论文、图书、法规、条约、纪年、典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如
果使用得法,能迅速而准确地查到所需要了解的知识、资料以及文
献的线索。
工具书的功用,概括地说,有下列几个方面:
1.查找词语释义。例如,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一诗中写道:“远
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花。”“坐”作何解释?查《辞海》(1989年版),“坐”作“因为”讲。全句
的意思即停车是因为喜爱枫林晚景。
2.了解图书内容。例如,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为我们了解
10254种古籍编纂经过、版本源流、文字异同、内容得失及著者事
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3.提供文献线索。例如,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
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可以查找到建国前编纂的8200余种通志、
府志、州志、郡志、厅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卫志、所志、关志、岛
屿志,以及具有方志性质的志料、采访册、调查笔记在全国190个图
书馆、博物馆、天文馆、档案馆的收藏情况。
4.检索参考资料。例如,从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的方舆汇编
·职方典·扬州府部,可以查到清雍正初年农村雇工剥削的情况;
从松江府部可以查到康熙年间城市手工业的情况。
5.掌握学术信息。例如,从每年的《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可以
了解到近年来史学研究概况、史学界动态、中外历史著作和资料出
版介绍、考古文物新发现及史学书目、论文索引等。
6.获取各科知识。例如,打开《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
世界各国文学的历史、流派、团体、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展现在眼
前,需要查阅哪一国的有关文学方面的重要资料,都可一检即得。
在了解工具书功用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工具书的性质。就思
想内容说,综合性和社会科学的工具书,从收录范围、资料取舍、思
想观点,甚至编排方法等方面,都可看到它的政治倾向性,从工具
书中查出的资料要注意分析与鉴别。就知识性来说,工具书也必然
受编者所生活的时代及其社会地位、学术水平的限制,我们要善于
从中吸取精华,扬弃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