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分析与区位政策:以北京、杭州为例
作者: 李佳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12月
简介:
产业区位和集聚经济作为经济地理研究的重点领域,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需要对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等进行重新梳理和总结。《城市空间分析与区位政策:以北京、杭州为例》以微观企业数据为基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城市产业的空间分布、集聚特征、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力图透过微观企业的区位布局,反映城市宏观尺度的空间现象,从空间角度揭示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针对微观数据应用分析的方法体系对大数据背景下产业空间研究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也是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区位的选择等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对北京和杭州两个中国全球化、信息化先行城市的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一定程度上刻画了未来城市内部产业空间发展的整体趋势,同时也展现了不同规模等级、发展环境城市中企业区位决策的差异化特征,有助于我国城市产业政策和空间规划等的进一步完善。
【目录】
*章 微观企业研究的缘起
一 大规模微观数据研究的兴起
二 微观企业数据的特点与优势
三 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一 相关理论
二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城市圈层结构分析
一 研究区域与方法
二 分行业空间圈层分布
三 圈层式产业整体格局
第四章 集聚区空间划分及演化分析
一 产业集聚区块的识别
二 产业集聚区的主要功能
三 产业集聚区时空演化特征
第五章 典型行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一 典型行业选择
二 北京市各行业集聚特征分析
三 杭州各行业集聚特征及与北京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不同所有制企业空间演化
一 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整体趋势
二 各类所有制企业在城市中的分布状况
第七章 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一 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两个典型行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三 典型行业影响因素的差异及对产业空间形成的影响
第八章 城市创新空间潜力评价
一 城市创新空间的分析框架
二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获取
三 单要素评价与综合集成
第九章 城市总体规划中产业空间评估
一 两大轴线上产业发展和演化
二 主要城市功能区产业特征
三 政策建议
第十章 北京未来产业方向的战略思考
一 北京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二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三 发达国家典型城市产业特征与空间调整
四 北京的产业选择与可能的区域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