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第玖拾捌册-第壹佰册,专科部
作者: 李学勤主编;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 《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以下简称《书库》)主要收集自秦汉至民国间的汉语工具书,含字典(一般字典、形体字典、辩证字典)、词典(一般词典、虚词词典、方言俗语词典、专科词典、人名词典)、韵书(含诗词曲格律)、书目等。故本书集中国传统工具书之大成,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古典工具书丛编,相当于一个小型工具书图书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工具书编纂活动也起源甚早,周秦时已有之。其后,各类字典、词典、类书、韵书等林林总总,可谓汗牛充栋。尽管古工具书的编纂受各种因素的支配,如思想文化大一统的需要,教育传播的需要,经学普及的需要,科举考试的需要等等,但是这些工具书的编纂无不是中华文化辉煌发达的表现。而大型工具书的编纂往往又是那个时代盛世修典的表现。政治的统一强大与大规模典籍的整理、修纂相伴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性标志。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自古及今这些工具书从未得到系统的整理与编纂。我们经过调查,发现不仅各种工具书散见于各图书馆与民间,而且还有一些重要的工具书仍然只在极个别图书馆束?高阁,无人知晓,也无人能问津。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一家图书馆能够将汉语工具书,特别是具有重要版本价值、研究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搜罗齐备,定于一尊。这对于中华文化的研究无疑是一大缺憾。
众所周知,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基本学术资料的齐备,工具书则是打开学术研究宝库最基本的钥匙。所以,《书库》的编修出版对于促进汉学研究,弘扬中华文化,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汉语工具书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工具书的编纂活动起源甚早。相传周代的《史篇》,以及秦代李斯的《苍 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已做到了对字词的种种解释,并掌握了按部首分类的基本方法,这些带有蒙学性质的书籍可以说是我国字书工具 书编撰之滥觞。西北出土汉简中有《苍颉篇》的残片,说明此类书在汉代依然十分流行,是人们常用的基本工具书。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加上朝代历时较短,工具书的编撰成就有限。随之而来的两汉,历时近四百年,其间虽有很多动荡起伏,但总的看,由于统治者力行政 策调整,政治稳定的时期较长,社会经济也有了较大发展。两汉掀起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潮时期,工具书的编撰也进入一个新时期。西汉初年编撰的《而 雅》(一说周公,一说站国),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也是第一部训诂学专著。本书首创按词义系统和词语内容性质分类释词的体例,这种体例被以后学者广泛援用。 此后,以[雅]命名的词书构成了我国古代词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蔚为大观。西汉扬雄所著的《方言》艺一书,是在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是我国第一部 方言词典。本书分类大致仿《而雅》,搜集词语地域广泛,释词科学,简练细致。作者也由此开创了古代方言类词书之先河。此后方言类词书的编纂虽不似其它工具 书那样发达,但无疑也构成了我国古代词书的一个重要门类。 由于两汉经学发达及其需要,推动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的产生。它不仅是我国古代语言学发展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古代工具书中的一部划时代著 作。作者本人自称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文字的本源,考求文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及其由来。全书共分五百四十部,收字九千多个,从形、音、义三个方面 加以解释,无论对了解汉字形体结构的变化,训释文字本意,探求古音原貌,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特别是由他首创的汉字部首分类体系,依[六书]理论对汉字 进行分析,影响深远。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大都以此书作为规范文字的依据。由于此书的学术价值和自唐代以来统治者的重视,研究《 说文》的著作曾出不穷。这些著作大体可以分为校刊、注疏、释例、证经、专题等几大学派。尽管这种分类对于庞大的研究、补充《说文》的著作来说不一定完全合 适,但以《说文》为核心的文字训诂类工具书在我国古代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我们的编纂遵循着科学性、实用性、资料性的原则,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 工具性强。它等于一个小时的工具书图书馆,适用于查阅各种古汉语字词、典故、名物、人名、官名、制度的源流与书目文献。二、 收罗全面。它在全面调查分析各种类型工具书的基础上,精选善本。其中诸多善本为一般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所不备。三、 编排偶秩。《书库》在编辑处理类型工具书的基础上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既照顾古代典籍的自身编写特点,又考虑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四、 解说齐备。《书库》在各部书前有简明序言,介绍本书的基本 内容与版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