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联妙对话古今[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李文郑著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
简介: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就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来说,口头应对大大早于书面对联,而巧联妙对又占了口头应对的绝大部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对联故事中的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也是巧妙对联。
首先,关于对巧妙对联的认识,我想引用常江先生1991年的几点论述:
第一,具有讽喻、斗智、学习、娱乐四大功能。
第二,具有古今汉语所体现的几乎全部修辞手法。
第三,作者常常不清楚,不具体。
第四,格律常常比较宽,因为如果因律而害意,则使许多巧联失去其趣味性。
常江先生的这些论述,我以为应该作为我们认识巧妙对联的基本观点。
古人读书,从小就是死记硬背,尤其是经典如《十三经》,更是烂熟于胸。一是因为如果背诵不出,当时就要被先生打板子;二是因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几乎都是出自经典,如果对经典不熟悉,考场上就无从下笔。所以和今人比起来,他们肚子里的东西多。另一个原因,科举考试要考诗,就是近体诗,而近体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是必须要对仗的。所以,旧时的学童很早就学对对子,鲁迅先生就有过回忆:从一言、两言,一直到七言。所以,学童读书,先生要教对对子,为写诗作准备,因此他们很早就接触了对句。教学中的“对课”一直延伸到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可以肯定地说:生动有趣的对联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正是有着这种深厚的基础,加之历代不乏“奇才”、“怪才”、“急才”、“捷才”,这才成就了如明代的解缙、祝枝山、唐伯虎,清代的纪晓岚、彭元瑞、郑板桥,直到近代的方地山、梁启超等大家。写“正经”的对联,他们是高手;写巧妙对联,他们同样是高手。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有楹联家颇为看不起巧联妙对,认为这不是“真功夫”,我20年前就对这个看法不以为然。
其次,大家都明白,对联是唯汉语言所独具的文学艺术形式。笔者以为,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恰恰是巧妙对联。或者说,巧妙对联最能充分地表现汉语、汉字的无穷魅力。如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一字多形、一音多字,以及异体字、通假字等,在巧妙对联中都能够找到其用武之地。套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里边的学问大了去了!”——这话丝毫不夸张。
再次,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对联作品,不论是哪一类对联作品,都应该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如古时的科举考试、官场舞弊、婚丧嫁娶等等,都有相应的对联,都有相应的对联故事。从这个角度看,历代的对联,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都有着无可替代的认识价值。所以这个巧妙对联故事集子,就命名为“巧联妙对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