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
作者: 吕宛青、李聪媛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9月
简介:本书以新时期“就业-创业”、“与生涯对接”和“人才竞争”为导向,依照“原理先行、实务跟进,案例同步、训练到位”的原则,全面展开旅游经济学课程的内涵。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现代旅游经济概述、现代旅游产品及其开发、现代旅游需求与预测、现代旅游供给与供求均衡、现代旅游市场与竞争、现代旅游消费及其效果、现代旅游经济运行与调控、现代旅游投资与决策、现代旅游收入与分配、现代旅游经济结构及其优化、现代旅游经济效益及其评价和现代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色如下:1.课程观取向。一是借鉴当代美国大学“‘整体知识观’指导下的‘专识’与‘通识’互相融合”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核,力求“专业知识”以“通识”为基础;二是借鉴“博洛尼亚进程”下当代欧洲大学“‘整体能力观’指导下的‘专能’与‘通能’整合”课程改革的合理内核,将“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融入本课程“专业能力”人训练中;三是将“整体知识观”、“整体能力观”与“整体道德观”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观”,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校旅游管理类教材建设的指导性“课程理念”。2.课程目标取向。在承认“传承型”课程目标中心地位的同时,导入“创新型”课程目标,倡导“问题思维”、“研究探索”和“实践活动”。3.教学法取向。整合“学导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其在教学设计中相得益彰。4.学力建构取向。引导学生建构以整合“专识”与“通识”的“全识”、整合“专能”与“通能”的“全能”和整合“行业道德”、“职业道德”和“做人道德”的“全德”为“三重本位”,以“健全职业人格”为**整合框架的旅游管理类专业“高等学力”。5.学习模式取向。借鉴“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提出的“学习框架”合理内核,引导学生体验“整合‘传统学习’与‘21世纪学习’的‘新平衡学习’”。6.训练模式取向。“传承型训练”与“创新型训练”并重;“学术型训练”与“职业型训练”并重;“认知性训练”与“实践性训练”并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各章“单元训练”的诸多题型中,“实践题”、“自主学习”、“拓展创新”和“决策设计”四种题型均要求书面报告或论文。着眼本课程教学时数限制和学生课后训练的适度性,笔者将这些题型分别压缩至总章数的四分之一。为方便教学,本书“附录”编制了“职业核心能力强化训练‘知识准备’参照范围”等各种参照规范,书后为各章“单元训练”课业提供了“范例”,并制作了与主教材相配套的 “网络教学资源包”。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可登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网站使用或下载“网络教学资源包”中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PPT电子课件、参考答案与提示和试题题库等教学资源。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旅游管理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供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