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ining modern in the city
作者: 杜心源著: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版社: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
简介: 《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将要讨论的是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带有现代主义风格的文学,范围包括新感觉派和海派“唯美一颓废文学”。正如李欧梵指出的,中国的现代前卫作家虽然在新文学运动中引荐了许多西方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如波德莱尔、叶芝、王尔德、梅特林克……不过我们很难在这些中国作家本人的创作上找到标志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①在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生与美学上的反资产阶级现代性联系在一起:以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进步、乌托邦的幻灭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美学卓有成效地颠覆了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理性的、规制化的,以统计数字和科学分类来进行统治的社会“合理”表象。同时,现代主义也提醒我们以直接反映物质现实为己任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虚伪以及怀抱着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理想的浪漫主义是多么不合时宜。在对社会的资产阶级化感到厌倦后,现代主义作家将文本看作一种对心理意识在多个层面上的探索过程,文本的内在形式身份不容忽略。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文本提供的是因理性自我的分裂而带来的由内在心理差异所形成的封闭系统。无论如何,西方的现代主义范式必然导向充斥着隐喻与形式的空问系统;如果把这一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具体文化情境相比照,硬要说现代中国文学曾经出现过西方语义上的现代主义,这显然是夸大事实。然而,作为现代性问题的知识产品,现代主义的引进在中国也并非是一个全然的伪问题。公平地说,当“现代化”(modernization)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话语时,不同的文化主体面对不同的历史境遇必然会产生出独特的现代性方案。
就像他们的西方同行试图从工业文明的“现代性”噩梦中醒来,以借助文本形式内在深度的方式抵抗理性社会的威胁,中国的现代前卫作家在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被迫接受由西方强权所带来的历史观,进行痛苦的“现代化”改造时,必定要在不同的层面,运用不同的现代原则(如民族主义、个人主义)投射于作品的表象,从而创造出精神气质迥然不同的文本。而对这一文本所做出的多层面分析,则可以作为理解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