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叶戏曲家散论
作者: 林叶青著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简介: 林叶青博士是专门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青年学者,这本专著便是她十年耕耘所得的丰硕成果。她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我曾担任她的导师,深知她志向远大,学风踏实。她订立了一个十年规划,选定清代中叶的戏曲家群体作为她长期研究的专题。早在1992年步入硕士生阶段,她就开始研究唐英的《古柏堂传奇》;博士生阶段,她以蒋士铨的《藏园九种曲》和《红雪楼十二种填词》的研习作为主攻目标;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她到清华大学工作,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又花四年时间继续研究夏纶的《惺斋新曲六种》、张坚的《玉燕堂四种曲》、杨潮观的《吟风阁杂剧》和沈起凤的《红心词客四种》。如今论著全体写成,终于能付印出版,我看了十分高兴。对于她这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努力用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我极为感佩,赞叹不已。算起来,她这个专题研究一以贯之的成就,前后经历了十个寒暑,真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呵!
我们知道,清代中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时候,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的那样:“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与其称乾隆盛世,不如说它是封建社会行将走到尽头的回光返照。当时的戏曲作家,除了唐英之外,多为身世坎坷、落魄不得志的文人。他们身负正统的人生观和传统的价值观,但作为漂泊潦倒的一个曲家群体,又都有着悲凉的身世和感世伤时的深沉忧思。研究他们的人生阅历、身世际遇、文化心态和戏曲作品,可以透视出封建末世的衰变对当时文坛、剧坛意识形态及思想脉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再就中国戏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清代中叶正碰上花雅争胜的转型期。昆曲创作自从康熙年间出现“南洪北孔”的《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座丰碑以后,乾、嘉时期的花部地方戏勃兴起来,雅部昆曲的作家后继有人吗?剧本的后续情况怎么样?是否能和花部乱弹相抗衡?这些问题在过去的戏曲史研究中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学界的认识比较模糊。林叶青博士通过对这一时期戏曲家全面的考察,正好明晰无误地解答了这些问题,使清代中叶昆曲发展史的研究充实丰满了起来。
我觉得,这部专书的创造性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