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批阅古典诗词曲赋全编
作者: 毕桂发主编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简介:
片断:
【题解】这是《诗经·魏风》中的一首诗。《魏风》是魏国(今山
西省西南的芮城)一带的民歌,十五国风之一。《伐檀》是伐
木工人在给剥削者砍檀树时唱的歌,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过
着寄生虫的生活。
【注释】①坎坎,伐木声。檀,木名,可造车。
②寘,即“置”字。干,岸。
③涟,水面波纹。猗(yī),象声词,相当于现代的“啊”。
④稼,耕种。穑(sè),收割。
⑤廛,缠的假借字,束。三百,言其多。
⑥狩,冬猎。
⑦县,古悬字。貆(huān),兽名,即貛。
⑧不素餐,不白吃饭。此是反语讽刺。
⑨辐,车轮的辐条。
⑩亿,周代十万为亿,此指粮食之多。
(11)特,三岁的兽。
(12)漘(chún),水边。
(13)沦,水的漩涡。
(140囷(qūn),圆形粮仓。
(15)鹑(chūn),鹌鹑。
(16)飧(sūn),熟食。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①,与子同袍②。王于兴师③,脩我戈
矛④,与子同仇⑤。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⑥。王于兴师,脩我矛戟,
与子偕作⑦。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⑧。王于兴师,脩我甲
兵⑨,与子偕行。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地主重重压迫,农
民个个同仇”,化用《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
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题解】《左传·定公四年》:“吴入郢……申包胥如秦乞师,……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
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古代作诗、诵诗都叫
赋。据诗意是参加兵役的劳动人民所歌,而不是秦哀公所作。
故“赋《无衣》”当是诵此诗。
这是一首秦国劳动人民踊跃参军的歌。
【注释】①岂曰,难道说。
②袍,长袍,但士兵的袍较短。士兵穿一样的军服,所以说“同袍”。下面“同
泽”、“同裳”与此同义。
③王,秦国人称秦君为王。于,曰,说。
④脩,同“修”,整治,修理。
⑤同仇,共同对付敌人。
⑥泽,借为“泽(zé)”,贴身的内衣。
⑦偕作,一起干。
⑧裳,裤子。
⑨甲兵,铠甲和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