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4 项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关结果
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首都博物馆 编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年2月
简介:海昏侯墓虽然发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贵文物品级之高已经令人们震惊,相关发现或可为我们考察当时历史开启一扇新的视窗。2016年2月27日,首都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作为展览的一部分,本书将在展览期间正式与读者见面。本书分为墓园、主墓、出土文物等几部分,权威公布了一系列关于西汉海昏侯墓的珍贵图片,不少现场及文物图片都是首次公开,具有极佳的研究价值。
Hutian kiln site in Jingdezhen:report on excavations from 1988 to 1999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7
简介:《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1999年考古发掘报告(上下)》主要内容: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从现藏于中外博物馆众多的陶瓷艺术珍品中可见其辉煌成就,其中有许多精美的陶瓷雕塑,被誉为绝世奇珍。由于以往在中国美术史方面存在着“重绘轻塑”的文化观念,使中国雕塑与绘画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大相殊异。同样,在陶瓷艺术的史料中,对于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文献记载亦是非常少见,即便有所提及,也往往一笔带过,更不要说深层次的评论和从理论上予以总结。这就无怪乎有关陶瓷史料中翻来覆去娓娓道来的总是器型、画面、釉色、胎质、烧成等。但是景德镇历代雕塑艺人延续的师徒传承关系维系并推动了景德镇雕塑艺术的发展,将几千年来那些高超的传统技艺代代承传。我们可通过留存于世的陶瓷雕塑珍品,去触摸景德镇陶瓷雕塑历史发展的脉搏,去体味景德镇传统雕塑卓绝的艺术精神,去比较陶瓷雕塑艺术家们勤勉于世的艺术创造。
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5
简介: 《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是关于江西吴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记录了1973~2002年间共计10次的考古发掘情况,将整个遗址区按照地理位置分成9区,对城址内的各种遗迹现象进行分类说明,对出土的大量文化遗物按照类别进行了详尽的叙述,特别是对陶器上的大量刻划符号进行了介绍。《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后所附的相关研究更有助于对该遗址的理解。
景德镇南窑考古发掘与研究——2014年南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
饶家山窑址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丰县博物馆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8
简介: 《江西南丰白舍窑:饶家山窑址》在整理过程中,紧紧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原理,对发掘所出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根据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和器物演变的规律进行了分期断代,为全面了解该窑址的时代背景、工艺特点、产品特征、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为读者了解历史上曾盛况空前的南丰白舍窑提供一个窗口,为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材料。 南丰白舍窑是江西省境内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的青白瓷窑场,饶家山窑址是其中的一处窑业堆积。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为配合江西省南昌至厦门一级公路的开工建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丰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后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发掘资料的整理工作一直断断续续,至今才得以完成。
铜岭铜矿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博物馆主编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瑞昌市铜岭铜矿遗址发掘报告、关于瑞昌商周铜矿遗存与古扬越人、铜岭周溜槽选矿法模拟实验研究等。
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9
简介: 2002~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三单位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大批遗迹和遗物,获得了丰硕成果。 《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就是据这次考古发掘成果汇报展览的器物资料编著而成的。本书悉数收录了120件(组)展品,做了精心编排,较全面地提供了这120件(组)器物的器形、胎、釉、装饰、烧成工艺等方面的资料。
Whzhou kiln remains in Dukou, Yush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山县博物馆编著
简介:《江西玉山渎口婺州窑址》内容简介:渎口窑是晚唐至北宋中期烧造青瓷的民间窑场,虽然历代文献均无记载,但却是江西地区比较重要的早期窑址之一。无论是从地望考察,还是器物的造型、胎釉和纹饰特征分布,渎口窑都应属于婺州窑窑系,它的发掘丰富了婺州窑的内容,也为江西陶瓷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仙人洞与吊桶环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14
江西莲花罗汉山西汉安成侯墓
作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11月
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报告之二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2017年09月
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报告I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2019年04月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年2月
江西陶瓷史
作者: 余家栋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文物出版社,2007
发现海昏侯
作者: 江西晨报编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5年12月
科学出版社,2005
靖安李洲坳大墓探密
作者: 徐长青,刘新宇编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科学出版社 2015年11月
文物出版社,2008
作者: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Studies of textile and weaving technology (7th-3rd centuries BCE)
作者: 赵丰[等]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文物出版社,2009
文物出版社,2014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