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之初--朱毛红军的组织管理
作者: 汪光华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年08月
简介:
在学习井冈山斗争史传播党的革命优良传统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当前领导干部遇到的这些共性难题,恰恰是当年朱毛红军做得很成功的地方。“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具有极强的凝聚力;红军战士所到之处,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秋毫无犯,深得群众拥护,在战斗中英勇无惧,具有极强的执行力;为了一个看不到、甚至也享受不到的共产主义社会与新中国,很多战士可以慷慨赴死、前赴后继,这种激励达到了极点;在红军中,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虽然遭遇了重重挫折,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但朱毛红军在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找到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道路,这一系列的正确决策何以产生?朱毛红军蕴含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智慧,对我们解决现实难题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正因如此,近几年来,到井冈山学习考察的人群中,除了传统的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为学习目的的党员干部和学习革命历史传统的青少年外,来自企业界的人士越来越多。
就江西干部学院承办的培训班而言,近五年来,来自企业的培训班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一家准备来培训的企业在培训需求中提出:企业员工越来越现实,工作承压力不足,也没有任劳任怨的精神。多数员工都是以收入来衡量工作目的,让员工上班必须要支付足额薪资包括开会时间。工作强度一增大就有抵触情绪等。若以奖励调动员工的激情又可能受到表现差人员的反向鼓惑或抵触等。希望能通过到井冈山培训,树立各层管理干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难、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主动、自发地想办法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将问题推向上级领导或讲原因、说困难、作解释等,同时也希望能够借助井冈山斗争历史与井冈山精神的培训为企业化解经营矛盾寻求启示。
为了满足培训单位的日益多元化的培训需求,江西干部学院从2008年开始就把从管理学角度研究井冈山斗争史列为课程研发的重点项目。
理想信念教育是井冈山培训的核心主题。在宣传井冈山精神、传播井冈山斗争史过程中,教学双方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去开展、理解教学要求的。一般的教育效果往往是以政治口号式的宣言结束,做得比较好的教育培训则通过刻画生动、真实、感人的事迹给学员以心灵的震撼与灵魂的洗礼,使学员发自内心的崇尚并努力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但离开井冈山,这些心灵的震撼与灵魂的洗礼又能持续多久呢,这是很多人都不敢乐观肯定答复的问题。
从政治素养要求和从道德情操上引导人们践行革命传统,这实际上是一种软约束,有它独特的价值与作用,但能持久规范人们行为的是靠一套科学合理的体制。就教育培训而言,仅仅从政治素养与道德情操要求上阐释、传播井冈山精神与革命优良传统,是不够的,也是缺乏说服力的。例如,革命前辈何以有如此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即使要付出生命也矢志不渝?这些人是不是天生的就具有这样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传统的党史教育往往把这些革命先辈塑造成神一般的英雄式的传说故事,对叛变革命者、尤其是敌人则往往以偏激的贬义词予以妖魔化,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中,每个人首先都是一个平凡人,当历史人物成为神或妖魔后,人对神、妖魔除了崇拜与唾弃之外,对活在当下的人们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影响作用。
【作者简介】
汪光华,江西彭泽人,1975年生。2000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管理学研究。2008年开始在井冈山从事红色教育培训工作,2012年起任江西干部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