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沈建青”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沈建青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7年12月
简介:
《跨文化之旅:奥尼尔与中国》是作者多年从事奥尼尔研究的成果。该著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注意将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文本细读与实地考查相结合、跨文化视角与女性视角相结合,资料丰富详实,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可供研究者和一般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引 言 / 001
*部分
从东到西,从西向东:寻找奥尼尔的足迹 / 015
一、奥尼尔与波士顿 / 015
二、奥尼尔与哈佛 / 024
三、访问大道别墅 / 035
四、奥尼尔在波士顿的*后岁月 / 054
五、海上经历与奥尼尔的戏剧创作 / 065
第二部分
重读奥尼尔:奥尼尔戏剧中的性别问题和女性形象 / 081
一、奥尼尔早期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 081
二、 此处无声胜有声:谈《送冰的人来了》 / 097
三、疯癫中的挣扎和抵抗:谈《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玛丽 / 108
四、寻找女性的天空:再谈《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玛丽 / 118
五、夹缝中求生存:谈《月照不幸人》中的乔茜 / 124
六、局限与超越:再谈《月照不幸人》 / 133
第三部分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 / 143
一、同气相求:廖可兑与中国的奥尼尔研究 / 143
二、戏曲舞台上的《榆树下的欲望》:观川剧《欲海狂潮》 / 154
三、教室里的《天边外》:奥尼尔戏剧教学活动侧记 / 164
四、奥尼尔热在中国:奥尼尔戏剧近百年的中国之旅 / 170
主要参考文献 / 189
附录一 / 203
附录二 / 223
附录三 / 227
附录四 / 230
附录五 / 232
附录六 / 235
附录七 / 240
后 记 / 246
【免费在线读】
引言
尤金·奥尼尔(Eugene O' Neill,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美国的莎士比亚”“美国20世纪*伟大的剧作家”。由于他在戏剧领域的杰出成就,他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且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戏剧不仅对美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现当代戏剧也产生了推动作用;他既是世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一)
1888年10月16日,奥尼尔诞生于纽约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父亲詹姆斯(James O' Neill)是一位自学成才、颇有名气的戏剧演员;母亲埃拉(Ella Quinlan O' Neill)出身富裕商人家庭,婚后伴随丈夫在各地巡回演出,过着行无定所的生活,产后染上毒瘾并且多次复发。奥尼尔在父亲演出的后台度过幼年。1895年,奥尼尔被送进寄宿学校;1906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第二年辍学未归,被学校除名;之后的几年,在茫然和苦恼中度过。1910年,奥尼尔开始海上漂泊和闯荡,当过水手,打过零工;1912年,因患肺结核住进一家农场疗养院。在疗养院期间,他开始创作独幕剧,从此走上戏剧创作之路。1914年,奥尼尔进入哈佛大学戏剧写作班,学习戏剧写作技巧;1915年,来到纽约格林威治村,继续进行戏剧创作;1916年,投入美国小剧场运动,成为普罗文斯顿剧社(Provincetown Players)的核心人物之一,陆续上演了一系列早期剧作。1920年,《天边外》(Beyond Horizon,1918)[]在纽约成功上演,奥尼尔一举成名。成名后的奥尼尔笔耕不辍,直到*后疾病夺走了他写作的能力。
奥尼尔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生于纽约百老汇大街巴里特旅馆(Barrett House),[]在孤独中长大。由于缺乏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温暖,他从小产生了一种无家可归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在其性格和创作中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他有过三次婚姻,前两次都以离婚告终。1909年,奥尼尔与凯思琳·詹金斯(Kathleen Jenkins)因一夜情而有了孩子,不得已秘密结婚,但从未一起生活,1912年正式离婚。1918年,奥尼尔与通俗小说家艾格妮丝·博尔顿(Agnes Boulton)相爱并结婚,1927年关系破裂,1929年正式离婚。同年,奥尼尔与演员卡洛塔·蒙特雷(Carlotta Monterey)在法国正式结婚。[]奥尼尔有三个亲生子女,但他们都成了他晚年苦涩的回忆:长子小尤金(Eugene, Jr.)曾经事业有成,后染上酗酒恶习,于1950年自杀;次子沙恩(Shane)常年颓废,吸毒成瘾,1948年因毒品交易被警方拘留,奥尼尔拒绝支付赎金,此后父子往来断绝;女儿乌拉(Oona)不顾奥尼尔反对,1943年嫁给年龄比父亲还大的影星卓别林,父女关系决裂。[]此外,这位死后备受推崇的作家,晚年还遭到美国剧场的冷落。种种不幸使奥尼尔饱经人间的苍凉。更为不幸的是,晚年的奥尼尔还遭受了一种疑似帕金森症的疾病折磨,双手颤抖严重,无法握笔写作,令他感到生不如死。他在波士顿一家酒店的病床上度过了生命*后的两年多时间,于1953年11月27日去世。去世前,他对自己的坎坷的一生归结为:生于旅馆,死于旅馆。
奥尼尔去世后,按照其遗愿,没有举行公开葬礼。他的墓碑和碑文也非常简朴。然而,他留给世人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却为他在世界戏剧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
奥尼尔是一位勤奋、执着的戏剧家。他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五十余部作品。他的戏剧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13—1919年,是奥尼尔创作的早期,也是其创作的实习期。这一时期的创作以独幕剧为主,主要取材于作家早年的生活经历。不少独幕剧或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水手的海上生活为题材,被称为“海洋剧”,其中主要有:《渴》(Thirst, 1913)、《警报》(Warnings, 1913)、《雾》(Fog,1914)、《东航加迪夫》(Bound East for Cardiff, 1914)、《归途迢迢》(The Long Voyage Home, 1917)、《在交战区》(In the Zone, 1917)、《鲸油》(Ile, 1917)、《加勒比群岛之月》(Moon of the Caribbees, 1917)、《划十字的地方》(Where the Cross Is Made, 1918)等。奥尼尔的早期作品还涉及婚姻和家庭、两性关系、梦想与现实等题材,这类作品主要包括:《热爱生活的妻子》(A Wife for a Life, 1913)、《网》(The Web, 1913)、《堕胎》(Abortion,1914)、《早餐之前》(Before Breakfast, 1916)、《绳索》(The Rope, 1918)、《爱幻想的孩子》(The Dreamy Kid, 1918)等独幕剧,以及《奴役》(Servitude, 1914)、《救命草》(The Straw, 1919)和《天边外》等多幕剧。
《天边外》是奥尼尔早期的代表作。该剧创作于1918年,是一部以写实主义为主、具有浪漫色彩的命运悲剧,集中体现了作家早期创作的主题和风格。该剧关注人的悲剧命运,侧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作品具有忧伤、浪漫的情调。
主人公罗伯特是作家笔下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生性敏感,具有诗人气质,向往天边外的世界,渴望离开闭塞的农庄,却与哥哥安德鲁同时暗恋着邻家女孩露丝。罗伯特因爱情放弃了追求梦想的机会,留在农庄;在遭遇许多不幸之后,身染重病,病入膏肓。*后,他拼命爬到山坡,再次眺望远方,含恨死去。剧中其他主要人物也都遭受了命运的无情捉弄:安德鲁因失恋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农庄,*后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投机商人;露丝婚后不久发现自己爱的其实不是罗伯特,而是安德鲁,而她苦苦等待的结果却是绝望。该剧情节曲折,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品通过人物的悲惨命运,刻画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违反本性所造成的悲剧结局。作家使用舞台分割技巧和象征手法,在开阔的室外和狭窄的室内两个场景的变换中,推进剧情,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该剧1920年在百老汇上演,一鸣惊人,获得普利策奖。该剧的成功上演,标志着作家实习期的结束和成熟期的开始。
1920—1934年,是奥尼尔创作的中期,也是他对戏剧艺术进行广泛实验和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以表现主义为主的《琼斯皇》(The Emperor Jones, 1920)和《毛猿》(The Hairy Ape, 1921),以写实为主、兼容表现主义的作品《安娜·克里斯蒂》(Anna Christie, 1920)、《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All God' s Chillun Got Wings, 1923)、《榆树下的欲望》(Desire Under the Elms, 1924),以中国元代为主要背景、大量使用反讽艺术的《马可百万》(Marco Millions, 1925),以象征主义为主的《大神布朗》(The Great God Brown, 1925),带有浓郁神秘主义色彩的《拉扎勒斯笑了》(Lazurus Laughed, 1927),以意识流手法为主的九幕长剧《奇异的插曲》(Strange Interlude, 1927),具有古希腊悲剧风格和现代心理分析特点的《悲悼》(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1931),以及充满家庭温馨气氛的喜剧《啊,荒野!》(Ah, Wilderness!1933)。在这一创作阶段,作家不仅关注普通人的不幸遭遇,而且关注现代社会的异化问题和现代人的心灵悲剧,作品更为成熟,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这一时期的作品上演后,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赞扬。其中,《安娜·克里斯蒂》、《奇异的插曲》分别于1922年、1928年获得普利策奖,《悲悼》得到西方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琼斯皇》更是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琼斯皇》被公认为表现主义的经典之作。剧中主人公琼斯原处于美国社会底层,后从白人老爷那里学会了狡诈和残忍,在一个黑人岛屿当上皇帝,变本加厉地剥削和欺压当地黑人。在阵阵鼓声召集下,当地黑人联合起来反抗。琼斯逃入原始森林后迷路,*后在极度恐惧中丧命。该剧以高超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琼斯在逃亡中的复杂心理活动。作家对非洲鼓声的运用尤其令人折服:随着主人公紧张情绪的加剧,从幕后传来的阵阵鼓声愈加急促,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1934—1943年,是奥尼尔创作的后期。这个时期是奥尼尔戏剧的冷遇期,也恰恰是他创作*成熟的时期。1934年,《无穷的岁月》(Days Without End, 1933)上演时受到美国剧场的冷遇。奥尼尔在失望中离开了纽约。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他离群索居,没有上演任何新作品。由于疾病加重,他的写作越来越困难,但他仍然以非凡的毅力坚持潜心创作;人们普遍认为他已经江郎才尽,而他却默默地完成了多部杰作。
1935年,奥尼尔开始构思和创作大型组剧。这个大型组剧共包括11部剧,总称为《占有者自己剥夺自己的故事》(A Tale of Possessors Self-Dispossessed),主题是通过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几代人在美国的兴衰史,揭示拜金主义对心灵的腐蚀。可惜,由于疾病日益严重,奥尼尔没能完成这个大型组剧。1939年,他意识到自己在有生之年无法完成全部的写作计划时,他决定烧毁所有未完成的组剧作品。[]
1939—1943年,是奥尼尔创作的*后阶段,也是他创作的*阶段。除了继续创作组剧中的《更庄严的大厦》(More Stately Mansions, 1939)和《诗人的气质》(A Touch of the Poet, 1942),作家将目光转向自己的早年生活和过去所熟悉的人,完成了《送冰的人来了》(The Iceman Cometh, 1939)、《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Long Day' s Journey into Nigh, 1941)、《休伊》(Hughie, 1942)、《月照不幸人》(A Moon for the Misbegotten, 1943)。这几部作品侧重描写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悲剧性,着力表现“没有希望的希望”和悲剧中人性的崇高。在这几部作品中,作家给予人物深切的同情,戏剧冲突也多以人物间的和解而告终。这些作品,不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创作手法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送冰的人来了》是奥尼尔后期*重要的作品之一,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戏剧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该剧描写一群被社会遗弃、无路可走的人聚集在一家下等酒馆,醉生梦死,同病相怜,依靠自欺欺人的“白日梦”活着;他们谈论过去和明天,只是为了忘却今天的痛苦。作家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世上总会有一个梦想存在,一个*后的梦,不管你跌进多深的深渊,即使跌到深渊的底部。”[]在他笔下,被世人视为荒诞可笑的“白日梦”成了剧中人物赖以为生的寄托。该剧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的生存悲剧,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21世纪的评论界把该剧称作“存在主义戏剧”,并且常常将该剧与贝克特的名剧《等待戈多》相提并论。[]其实,不论是从创作的时间看,还是从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看,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都领先于《等待戈多》,领先于时代。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一部“凝聚着泪和血”的自传体家庭悲剧。该剧以深沉的感情、质朴的写实风格、鲜活的人物形象而著称,被视为奥尼尔的代表作。剧中的埃德蒙(以作家自己为原型),内心敏感,渴望家庭温暖;詹姆斯(以作家的父亲为原型),出身贫困,成名后靠商业演出挣钱,视钱如命,放弃了艺术追求;玛丽(以作家的母亲为原型),婚前生活环境优越,婚后陪同丈夫巡回演出,常年四处奔波,明显不适,产后被庸医所误,染上毒瘾;吉米(以作家的兄长为原型),愤世嫉俗,酗酒纵欲,有恋母情结。作家深刻表现了剧中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内心痛苦和矛盾、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以及*终相互的谅解和宽容。该剧结尾时,玛丽进入了吗啡的迷幻状态,以大段的舞台独白追忆少女时代的生活和理想,而其他三人几乎同时放下手中的酒杯,一动不动地听着她的诉说,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家后来又在《月照不幸人》中续写了吉米的悲剧命运,通过女主人公对吉米的爱情和宽恕,再次表达了作家对心酸往事“深深的怜悯、理解和原谅”。
1945年,奥尼尔重返纽约。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先后推出了《送冰的人来了》和《月照不幸人》。这两部作品的上演,结束了奥尼尔戏剧多年在美国舞台上的沉寂,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引起世人的注意,但这两部剧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当时的美国观众仍然沉浸在二战结束后的狂欢与战胜国的自豪中,无法理解奥尼尔关于普通人的深沉悲剧。奥尼尔对美国剧场再度感到失望,决定不再上演其他作品。奥尼尔去世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于1956年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功上演,同年10月和11月又先后在美国波士顿和纽约上演,震撼了戏剧界和评论界。1957年,该剧被追授普利策文学奖——这是奥尼尔第四次获得该奖。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之后,《送冰的人来了》和《月照不幸人》东山再起,重新上演后产生了热烈反响。接着,奥尼尔其他后期作品也陆续成功上演。现在,奥尼尔的戏剧不仅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而且作为文学作品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三)
奥尼尔不仅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博览群书,深谙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以及易卜生、斯特林堡等人的现代戏剧,熟悉叔本华、尼采、克鲁泡特金、马克思等人的思想理论,对东方哲学和宗教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中国的道家思想尤其感兴趣。他从自己熟悉的真实生活中获取思想和创作源泉,同时又从东西方文学艺术和各种思想中汲取养分,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
奥尼尔是一位现代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造性地继承了西方古典悲剧的传统,具有很强的悲剧精神和现代特点。他主张写悲剧。对他而言,悲剧具有古希腊人所赋予的意义。“生活的悲剧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意义。人如果不在与命运的斗争中失败,人就成了平庸的动物。”[]他认为悲剧具有使人精神升华、使生活变得崇高的巨大力量。悲剧使人振奋,激发人追求更丰富的生活,使人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贪婪。“悲剧能使人在精神上对生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使人从日常生活的琐碎考虑中解脱出来,使生活变得崇高。”[]他主张写现代生活的悲剧性、悲剧中人性的美和理想的崇高。他认为:理想使人不断奋斗,使生活有了意义;理想越高,实现理想的可能性就越小;当人追求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时,他必然成为悲剧性的人物。然而,“只有悲剧性才包含具有真理价值的美,崇高的东西永远具有有悲剧性。”[]当人们在舞台上看到悲剧时,“会感到自己没有希望的希望在艺术中变得崇高。”[]在戏剧功能方面,他认为戏剧应该成为一种激励人心的源泉,将人的自我认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剧作家要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戏剧性和悲剧性,并且要像心理学家那样探索心灵的奥秘,揭示出内心深处*隐秘的矛盾,展现人生真实的面貌。剧作家还应该挖掘“当代疾病的根子,即旧的上帝已经死去,而科学与物质主义又不能成为新的上帝以满足人类原始的宗教本能,使他们找到生活的意义,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奥尼尔在创作中,以各种形式揭示现代社会人为物役、心灵无处归依的悲剧,并且努力“在似乎是*卑鄙下贱的生活中找到悲剧那种使人理想化的崇高品质。”[]正如诺贝尔颁奖辞所言,他的戏剧表现了一种令人钦佩的“力量、真诚和深切的激情”,以及“独到的悲剧观”。[]
奥尼尔是一位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剧作家。对拜金主义的抨击,以及寻找现代人灵魂的家园,构成了奥尼尔戏剧一贯的主题。1946年,在《送冰的人来了》上演前夕,他在接受采访时,对美国社会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我的基本理论是:美国并不是世界上*成功的国家,而是很大的失败者……实际上,《圣经》对此已经说得很清楚:‘如果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美国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另一次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我们应该告诉学校的孩子们:我们和世界上别的国家一样,走的是一条自私和贪婪的道路。我们谈论美国梦,而且要向世界宣讲美国梦,但是什么是美国梦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外乎是追求物质享受之梦罢了。”[]他的作品从不同方面,揭示贪婪对理想的毁灭和对灵魂的毒害,展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生存悲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
奥尼尔毕生反对商业化戏剧和肤浅的舞台风格,不断地进行戏剧实践与创造,不断地探寻新的表现方法。他在创作中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把小说手法与戏剧技巧结合在一起,拓展了戏剧表现范围。他擅长使用各种舞台手段,诸如面具、合唱队、内外景混合布景、独白和旁白、背景和道具、音响效果等,烘托气氛,外化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还善于使用形式多样的象征手法,深化主题思想,增强艺术表现力。在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戏剧冲突方面,他注重以现代社会的普通人、底层人物为描写对象,着力表现他们的悲剧人生。随着戏剧艺术的成熟,他笔下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情节和戏剧冲突在剧中的作用越来越淡化,而人物的心理矛盾和内心冲突越来越重要。他以不懈的努力,为人类的戏剧艺术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四)
奥尼尔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收藏和阅读了不少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学艺术的书籍,对老子和庄子的神秘主义思想尤其感兴趣。他力图从东方哲学思想中寻找解决美国社会问题的良药,从东方文学艺术中寻找素材和灵感,以丰富自己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1925年,他创作了以中国元代为主要背景的《马可百万》。1928年,他实现了东方之旅的愿望,到达了上海。1937年,奥尼尔夫妇在加州僻静的山谷建造了一所中式住宅,并以汉字命名为“大道别墅”(Tao House);他在那里完成了*后几部不朽之作。
奥尼尔和中国的缘分,不仅体现在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兴趣,以及其作品所具有的东方色彩,而且表现在其戏剧在中国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传播和影响上。
奥尼尔戏剧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被介绍和引进到中国。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他的不少作品都陆续有了中译本。其中,《早餐之前》、《天边外》、《琼斯皇》等剧还在中国改编和演出。他的戏剧艺术影响了洪深、曹禺等剧作家的创作,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80年代,奥尼尔戏剧在中国再度引起浓厚兴趣;奥尼尔戏剧的翻译、出版、教学、研究、改编和演出在中国全面展开。《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悲悼》等剧多次出现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其中,根据《安娜·克里斯蒂》改编的中国话剧《安娣》(Andi),于1984年在美国导演、奥尼尔戏剧中心主席乔治·怀特(George White)指导下,由中央戏剧学院成功搬上舞台,揭开了中美艺术界围绕奥尼尔戏剧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1985年,奧尼尔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此后,中心每隔两年组织一次全国奥尼尔戏剧研讨会,推动了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1988年,国际奥尼尔学术会议在南京举办、奥尼尔戏剧艺术节在南京和上海举办,促进了中国与外国学界和艺术界的广泛交流。1989年,根据《榆树下的欲望》改编的川剧《欲海狂潮》在成都上演,拉开了中国戏曲舞台改编和演出奥尼尔戏剧的序幕。90年代以后,围绕奥尼尔戏剧的研究热、改编热和演出热持续升温。除了《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悲悼》等中期作品,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等后期作品也都开始在中国上演。除了话剧演出,他的戏剧还改编为京剧、越剧、川剧、曲剧、甬剧等,出现在中国多姿多彩的戏曲舞台上。其中,《榆树下的欲望》尤其受到中国舞台的青睐。该剧涉及现代社会常见的物欲、情欲问题,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家庭矛盾和悲剧,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舞台表演性,成为改编和演出的热点。继川剧《欲海狂潮》之后,《榆树下的欲望》改编为曲剧《榆树古宅》,于2000年由河南曲剧团推向舞台。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研究界和艺术界对奥尼尔戏剧的热情仍然不减当年。关于奥尼尔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改编后的奥尼尔戏剧不断亮相舞台。《榆树古宅》于2002年成功访美演出;2014年,甬剧《安娣》、川剧《欲海狂潮》也都先后在美国进行了访问演出。奥尼尔戏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