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八十后山水卷轴粹编
作者: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07月
简介:1948年至1955年.黄宾虹在生命的最后七年问,大器终成。大器终成的标志,首先仍是画学思想方面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成果——“内美”的提出和成熟。在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著述《画学篇》及《画学篇释义》文中,在给友朋弟子的信札中,在题画诗文中,除一再重申他的诸如“启祯明贤力争上游”“道咸画学复兴”“浑厚华滋民族性”等思想外,“内美”词频频出现。“内美”,屈原曾用来指称君子之品性,《离骚》中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句。王逸注:“言己之生内含天地之美气。”朱子云:“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以美质于内也。”姜亮夫谓:当指人与生同来之质性,同时指人应葆有先祖之德性。黄宾虹在北平时即以“内美”来论艺术的本质、功用,谓“艺术”上者为修养,从养一己之身心到一国族的精神养成者,是内美;下者涂泽外表,仅娱人感官,为外美。秦前六国文字“自由发挥”是内美,秦小篆、唐“干禄书”是外美;晋魏画史所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画与书法合,是内美;唐魏徵侍座赋诗、阎立本跪而写图,是外美,总之,“民学”重内美,而“君学”徒为外美,是一层意思;天地氤氲有内美,可“静中参”,又是一层意思;“运实于虚,无虚不实,为得画之真内美”,更是一层意思。内美可以说是包容了黄宾虹全部的艺术思想和追求,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提升、超越了六朝王微、宗炳的“观道”“畅神”说,宋苏、米的“灿烂”“平淡”说,元张雨的“浑厚华滋”说,以及董其昌以禅喻画的“南北宗”说。从最具普遍意义的原本的、初始的美,有法而不言法的美,到精神文化史的“民族性”,蕴涵广泛而精微,相信这是黄宾虹毕生奋力探寻最终获得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相信在黄宾虹最终成就的那个大器上,镌刻着的,正是这两个字: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