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二把手的政治生涯
作者: 瀛泳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简介:近日,由北京千里文化策划,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权殇》已进入市场,马上掀起了一股奕訢热。在书店里,一位中年男人拿着这本书爱不释手,他说自己一直很喜欢奕訢,这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初任议政王时雄心勃勃,在猜测和嫉妒中还忍辱负重地寻找救国的方法。奕訢的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奕訢(1833~1898),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帝皇弟,同治帝皇叔父,光绪帝皇伯父。他生活的年代民变不断,烽烟四起,列强环伺,鲸吞蚕食,清帝国大厦将倾,风雨飘摇。他如同一匹瘦马,在坎坷崎岖的古道上拼力拉着大清王朝这辆破车,试图重整山河。同治初年,他获封议政王,实掌着朝廷大权,终于平定“内乱”,与西方列强相安,创造了“同治中兴”。之后直到光绪末年,他除了被罢官的十年里,一直在主持国家权力中枢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宰相,内政外交系于一身近三十年之久。从他身上,我们完全可以看清当时的政治、权力变幻风云。 奕訢五次被起用,四度被罢官,是晚清时期仅次于慈禧太后的第二号重要人物。奕訢是自古以来帝王家里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先导---首倡自强,领导洋务运动,却被戴上“卖国贼”、“崇洋媚外”的帽子。其实,奕訢是个大爱国者、大救国者,初任议政王时雄心勃勃,救国蓝图很宏伟,无奈不久之后便受到来自慈禧太后和守旧派的掣肘…… 这是一部关于恭亲王奕訢的传记体长篇历史小说,是著名历史小说作家瀛泳继《大清帝国的八旗弟子》又推出了一部力作,里面披露了很多以前没有的皇宫内幕,权力之争,勾心斗角,五上四下,为新的奕訢做了一个全面的剖析。 近年写清史题材,尤其是写清宫题材的小说不少,但能写的像《权殇》这样好的,实在是不多。小说以恭亲王奕訢为主线,披露宫廷内部斗争和对洋人的斗争的故事。小说以办洋务问题贯穿全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恭亲王奕訢。这部小说之所以引起广大读者,尤其是男人们的欢迎,主要是奕訢这个人物写的比较丰满,从外部斗争到内心世界,为了救国忍辱负重,写的比较好特别是牵涉到中外关系,19世纪下半叶中国向何处去,要处理洋务关系,还有宫廷内部斗争等,所以说这部小说的确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历史价值。 另一个人物慈禧(兰儿)也写的不错,年轻时慈禧漂亮活泼,但内心狠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不择手段,并与恭亲王奕訢有着非常暖味的关系。晚年后的慈禧更不得了,主宰全中国,但从她出身,以至人物精神生活,内心的空虚,奸诈,足以看出慈禧的孤单。她爱着奕訢,但又顾及到切身利益,多次提携并封杀奕訢,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害怕,并怀疑恭亲王奕訢,而与心爱的人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厮杀。慈禧站在洋务派和保守派之上搞平衡,奕訢在与她的斗争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她在政治上的手段很高明,让人读后不觉掩卷深思。 最近几年历史小说相当丰收,样式不一,有一种文人气十足的,如《白门柳》;有演义性的,如二月河的作品。瀛泳的小说样式与这些不同,他的历史小说更接近于小说历史,这种创作更注重历史史料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充足的历史资料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上去构思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当然其中很多细节出自作者的虚构。 历史评论是历史小说的魂,只有比较清晰的历史评价立场,才能让整个历史小说写的东西活起来。《权殇》是一部达到相当高水准的历史长篇,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和很重要的政治思想文化价值。是政界,商界,每一个成功或者说渴望成功的男人该了解,并值得细读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