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xing Zisha: wares in The Palace Museum
作者: 王健华主编;故宫博物院编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2007
简介: 紫砂器,又称“紫砂陶”,简称“紫砂”,一种以特殊陶土制成的陶器。出自我国东南的江苏宜兴,所用陶土,为一种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由水云母和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矿物成分构成,主要化学成分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等,颜色有多种,被主要分成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泛称“紫砂泥”,可单独烧制成陶。因含铁、硅量较高,烧制后多呈紫红色,故称“紫砂器”。它始于唐宋,风靡明清,迄今未艾,是我国继唐三彩之后又一次誉于世的古老陶艺。
紫砂器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传说,宜兴紫砂泥的发现,最早是由一个异僧先发现的,他发现紫砂泥后,便沿村走,大喊:“卖宝贵去”,见村里的人不理睬,又喊:“不买贵,那买富怎样?”村人见奇,就跟着他走,而走到一个山洞,果然发现有五色斑斓的泥土,很适宜制陶,从而发现了紫砂泥。可惜的是,这个传说没有年代,我们不知道它是发现于什么时候。最早,人们是认为紫砂器起源于明代,由明代人周高起提出,他在《阳羡茗壶系》“创始”中说:“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姓名与生平不详,明周容《宜兴瓷壶记》认为他是“万历间(1573~1619年)大朝山寺僧”,是他首先从陶工那里学会制陶技术而发明了紫砂器的。以后,清吴骞《阳羡名陶录》等也如是说,于是,紫砂器起源于明代说成了明清和近代流行的一种说法。直到现代,由于人们在文献中发现,早在北宋已有了有关紫砂器的记载,才提出了紫砂器起源于北宋说,而1976年宜兴鼎蜀镇蠡墅羊角山宋代紫砂古龙窑和宋代紫砂器残片的发现,紫砂器起源于宋代说逐渐取代了明代说,成为了现代最为流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