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之魂
作者: 王晓昕,李友学主编
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简介:王阳明生于浙江而“成道”于贵州,“龙场悟道”是王学的起点。王阳
明思想在贵州发端,是偶然,也是必然。就他个人谪贬贵州而言,带有很大
的偶然性。然而,悲惨的遭遇,改变了他的人生,改变了他的思想。时代的
变革是一种必然,而贵州的特定环境也是一种必然。
时代呼唤新的社会思潮,王阳明学说应运而生。明朝中叶,商业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处在急剧变动之中,“厌常喜新”的思想不断萌动,王
阳明学说便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折光反映。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自弘治、正德之际,天下之士,厌常喜新,
风气之变,已有其所以来。而文成(指王阳明)以绝世之资,唱其新说,鼓动
海内。嘉靖以后,从王氏而抵朱子者始接踵于人间。”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明
代程朱理学已是一统天下。在中原、江南等文化发达地区,“正统”的儒家
思想根深蒂固,很难冲破牢笼。而贵州,明代才兴办儒学教育,时间相差千
余年。在这个传统思想薄弱的地区,作为儒学“异端”的王阳明思想,找到
了个突破口,于是爆发出来。“龙场悟道,贵阳传道”,王学从此走遍天下
,这就是王学始于贵州的社会原因。
贵州是王阳明绝处逢生的地方。王阳明遭到不白之冤,蒙受奇耻大辱,
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他对着石槨自叹:“吾惟矣命而已!”
初到龙场之时,自取柴薪,汲水做饭,坐在破屋子里,心乱如麻,恍恍惚惚
不可终日。举目无亲,心中的愤懑无法排解。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
曲不能解闷,无可奈何地杂以谐笑。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人生降落到
最低点,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悲惨的时期。
当他处在寂寞、苦闷、彷徨、悲戚的时候,当地少数民族向他伸出了援
助之手。他们同情王阳明的遭遇,“伐木为材”为他构筑新居,他感慨而作
《何陋轩记》。少数民族为他建亭,旁边“环植以竹”,使他感悟到竹子“
挺然特立”的品格,自题为“君子亭”。及至宾阳堂建成,他仿佛重见天日
,对着东方的朝阳“稽首再拜”。他不再是一只孤鹤,同当地百姓亲密无间
。某太守派人前来羞辱他,少数民族出于义愤,七手八脚把差人打跑。彝族
土司安贵荣同他友善,常派人送来米、肉、鸡、鹅和金帛、鞍马,使他感激
不尽。这些善良、忠厚的人们,帮助王阳明渡过了生活的难关,消除了孤独
、寂寞的心境,使他感受到人间真情而重新站立起来。是龙场人民给予他新
生的力量,是龙场人民给予他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使他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向封建礼教冲击。
在逆境之中看到了光明,摆脱了功名利禄的烦恼,冷静思索人生,以“
理智”的态度进行反思,重新审视程朱理学,以此成为“龙场悟道”的契机
。在“玩易窝”中,他从玩味《易经》中感悟到“天人合一”的真谛,心态
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他恍然
大悟,既然天、地、人合为一体,“天理”与“良心”自然相通,所以“天
理”也存在于人的心中,从而导出了“心即理”的命题,在理论上与程朱理
学根本对立。
“悟道”的结果,写成了《五经臆说》。《五经臆说》表达的是他“胸
臆之见”,“不必尽合于先贤”,显露出大胆的“叛离”思想。他来时匆忙
,书卷不可尽带,但凭默记“旧所读书”,发挥个人独立思考,这就使他跳
出了引经据典、以经解经的窠臼。他所写的都是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独特的
见解,认为朱熹所说不尽可信,有的甚至是得其糟粕而弃其精化,应当把它
拿到“理性”的天平上重新权衡。
P2-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