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法)
作者: (法) 奥利维耶·雷穆,让·弗雷德里克·肖布,伊莎白·蒂罗 编,王晓瑞 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08-01
简介: 比较法的应用呵以为研究的进展提供驱动力,因为它让研究者们在一轮轮持续的比较中寻找相似点和不同点、比较法还可以作为研究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无论是概括共性还是突出个性,比较法都是有力的研究工具。比较法能将不同时空的、看似距离遥远的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社会以及不同过程等放在一起,让它们彼此碰撞。《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法》从不问的角度阐述了比较法在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的应用过程和作用,同时也对其他学者和学术团体对比较法的应用实例进行了探讨。作者针对不同的主题,审视比较法实施者的特征,分析比较对象的含义,讨论比较法在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方法,反思比较法应用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法》反映了比较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性。【目录】没有比较就没有反思伊莎白·蒂罗*部分 比较的原则中世纪的全球化?论西方发展的早期动力结构主义与宗教第二部分 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可比较的事物:人类与灵长类动物比较研究的可借鉴之处及局限弗雷德里克·朱利安法律、历史以及比较法科技文化遗产的比较历史研究——比较18世纪和19世纪英法两国对创造发明作品的收集和存储方式比较与文化交流:以翻译为例第三部分 比较的行动看韩国的社会科学:如何将比较法应用于具有双重性的研究对象比较的方式:从印度的视角看知识的兼容性作者简介【免费在线读】《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法》: 在这种背景和趋势下,大型出版社在其出版集团的压力下自然就减少了翻译作品的出版和发行量。与之相对的是小型出版社的情形——相对大型出版社,独立的小型出版社对出版译作的投入更多一些。因为他们没有资源和资本去买断当代美国作家的版权(这些作家的经纪公司通常要求出版社出很高的价格),所以才有动力通过引进优秀的国外作家的作品来独辟蹊径。这对小型出版社而言是一举两得的办法:一来这些决定被引进的作品已经经过了该作品源语言国以及国际图书界的筛选,所以一般来说品质较高,出版这些作品有助于提高以及维护这些小型出版社的品牌声望;二来这类译作的出版往往会得到该作品源语言国国家层面的资助,这也就大大减少了小型出版社在出版译作时所面临的经济负担。小型出版社就是在这种时时存在的商业压力中,兼顾了经济利益与自己对知识和美的追求,定位于出版高品质的出版物的。当然,他们很清楚自己所面临的风险,但对于它们来说,承担风险是从事出版行业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代价,还因为他们的志向就是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一般来说,非营利性质的组织常常需要具体地解释这种使命,尤其是在申请与之相关的财政支持的时候。而输出、引进以及出版翻译作品恰恰能够成为这类组织在解释其使命时的有力证据,因为它们通常被视为促进文化开放、交流及多样性的努力。因此,对于出版商以及译者来说,推动译作的出版、发行和传播可以说具有一种超越单纯推动文学发展的意义,一种政治意义。这场关于翻译作品——仅占美国3%的出版市场的作品——的斗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抗争英语的统治地位,二是让更多其他语言的声音被听到。许多新一代的独立出版商积极参与到这场斗争中来,尤其是由他们组成的国际笔会组织(PEN Club)在这一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际笔会经常组织一些见面会(例如“笔之音”文化节,PEN Voice Festival),以期促进语言文字交流的“全球化”,提高世界对非英语语言的关注度。与之类似的组织以及活动还有“Threepercent”网站(旨在提高公众对翻译作品仅占美国3%出版市场这一事实的关注度),以及在线期刊WordsWithout Borders(www. wordswithoutborders. org)等等。 在法国,翻译作品在证实机构的非营利性上的解释力上可能要差一些,因为法国政府在政策上并没有特别不利于翻译作品的发行——国家层面的政策鼓励国家出版机构与出版物的作者结成联盟,这种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是,这两方都相信图书并不是一般的商品( Surel,1997)。这种联盟使得小生产者端出版社在出版作品数量上的权益在两个层面上得到了保护:一是国家的限制性政策,例如规定图书统一售价的《郎法》等法律;二是国家的激励性政策,例如支持独立书店,以及由国家图书中心发放的鼓励图书出版的财政补贴等等。国家图书中心的补贴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支持翻译作品的,这些译作支持项目不仅包括法语作品的外译(这类当然还是占了大多数),还包括源语言是其他语种的作品译成法语的。这一政策是Jean Gatt6gno(他本身也是一位译者)于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其目的正是应对英语日益增长的统治力——这一政策的目的后来参照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的“文化多样性”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