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 项 “王玉婧著”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王玉婧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 世界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贸易的环境效应 ,一直存在着自由贸易论和环境保护论两种对立的观点,学者们就贸易对环 境的影响、贸易的增长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环境规制及其与国际竞 争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直进行着不断的探讨。由于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和环 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贸易中的环境规制和措施管辖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存在差异,各国为了保持本国 产品的竞争力而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措施,南北国家之间贸易矛盾不断产生。 如何协调贸易自由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不对环 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使各种多边环境措施不能构成对贸易的限制,是当前 国际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总量日益增长,是全球许多商 品的生产国,但是主要出口行业基于集中于环境敏感型行业,外贸的增长在 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的基础上的,输出的是环境要素, 对外贸易发展遭遇资源环境约束瓶颈,而且出口产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 技术壁垒。 本书基于以上理论和现实背景,首先进行了贸易与环境冲突的理论分析 ,指出当前贸易活动存在的不可持续性;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贸易 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和产品效应以及规制效应体现出来,贸易对环 境的效应取决于几种效应综合的结果。服务贸易同样具有环境效应,而且对 环境的影响比较隐蔽和复杂。针对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冲突的现实,将生 态学规律、热力学定理与经济系统规律结合,从贸易主体作为经济人的假设 、生态环境系统供给的有限性、贸易中成本与收益衡量方法的缺失等方面揭 示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和贸易活动与生态学规律的冲突。本书 将生态系统和生态学规律与经济系统和经济规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从 热力学定理中获得启示,指出不断扩大的贸易活动产生熵增,如果环境阈值 被打破,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因此,贸易是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一种活动, 贸易的发展和运行方式必须考虑环境要素和环境成本,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 制约,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相平衡与协调。 其次,从环境外部性入手,提出环境成本应该是在产品开采、生产、运 输、消费和使用、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等过程中为弥补资源损耗、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所需的所有费用之和,其构成包含了环境要素价格、企业损害环 境成本和环境预防成本。通过不存在环境外部性情形、存在环境外部成本的 情形和环境成本内在化效应分析,认为必须将生态环境资源受到的损害和应 予的补偿体现在贸易产品和服务中,否则贸易带来的规模效应会加剧环境损 害的程度。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措施有助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趋向于技术密集型和环 境友好型产品,减少贸易产品中的生态环境损害型产品,并为资源利用率高 、节能型和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所替代。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各国将环境保护 的目标适当地加入到贸易政策制定的考虑因素中,促进了贸易与环境协调的 贸易政策的实施。 接着以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在环境保护旧标下引发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 了忽视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模型的缺陷。由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生 产中的外部性问题,强调的是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贸易活动,以其为理 论基础的国际贸易结构和格局在当今日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出现了一系列 问题。因此,在未完全体现环境成本的情况下,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 贸易并获得贸易利益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环境成本和环境保护目标下,比 较优势理论受到了挑战。在考虑环境要素和环境成本情况下,对比较优势模 型进行了修正。同时,分析了加入环境要素的H—O—V理论模型。指出在考 虑环境成本和环境要素禀赋时比较优势将有可能发生变化,各国环境成本系 数和环境规制的差异,将改变原来的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格局。目前,发展中 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价格优势是建立在宽松的环境标准和廉价的减排成本上 的,这种比较优势是非持续的,最终会失去。 为使环境成本内在化,必须实施环境规制措施。根据波特假说,原有的 视环境规制与国际竞争力相冲突的观点是没有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静态观点 。通过对环境规制激励的创新的福利效应分析,说明恰当的战略性环境规制 不仅可以激励环保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创新,而且可以为提高竞争力带 来先动优势。另外,通过环境规制措施和贸易政策措施的福利效应比较分析 ,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在存在最优环境规制措施下,贸易自由化比没有贸易 的状况要好;征收关税或实施补贴的贸易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 但在提高福利水平方面不如直接对污染源征税的环境措施,而且非合作的关 税或制裁措施可能带来贸易扭曲和冲突;贸易措施是次优的,环境措施和规 制是最优的。 接着,论证了贸易自由化、多边贸易规则与环境保护的约束冲突。从 WTO贸易环境委员会的目标与任务入手,阐释了GATT/WTO中与环境有关的条 款以及环境问题对GATT/WTO法律原则和协议条款的冲击。分析了WTO协调贸 易与环境关系的缺失和WTO规则与MEAs之间的潜在冲突,并指出未来的改革 方向。 理论分析之后,讨论了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与环境的冲突。中国对外 贸易增长表现出如下特点:制成品出口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含量低,以劳动 力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以及污染密集型产品为主;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 额占据一半;由于出口产品技术附加值低,我国的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主要 出口工业制成品中,以环境敏感型产业如金属制造、有色金属、纺织品等行 业的出口额为主。可见,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 。一方面,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在国内留下了污染足迹,通过主要工业 制成品出口额和主要工业行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的统计,说明无 论从近年来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总额以及“工业三废”的变化来看, 还是沿海开放地区的贸易总额和“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 ,均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中具有出口优势的多为环境敏感型和污染密集型产业 ,随着出口贸易量的增多,其规模效应对我国环境质量的负面作用将逐渐加 大。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日益增多的环境技术壁垒,影 响了出口产品的规模和效益。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将贸易与环境保护放在一个统一框架中考虑,先发 展后环保的思路是不可取的,如果突破生态环境阈值,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环 境影响。因此提出了协调中国贸易与环境的对策选择,包括:实施对外贸易 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从环境输出走向环境修复;建立以对外贸易环境密集 度和环境效益为主的协调贸易与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环境成本内在化 原则,实施战略性环境规制与灵活关税措施结合使用;大力发展环境服务贸 易,并建立环境技术创新与贸易、环境的互动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