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on the status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作者: 肖运来,聂凤英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简介: 背景
1996年世界粮食峰会以来,中国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人民收入和改善营养状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粮食供求偏紧,许多国家经历了粮食危机,而中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减贫和满足贫困人口的基础粮食需求方面,中国成绩斐然,并在2005年末由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受援国转为捐赠国。分享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和减贫的经验将有助于提高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由于城乡和地区发展的差异,中国仍然存在粮食安全脆弱区域和脆弱人群,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全面提高食物安全水平,对这类区域和人群的甄别非常必要。为此,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共同设立了“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研究”项目,本书将项目研究成果整理,与大家分享。
主要内容和特点
本研究项目应用了食物安全的概念。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粮食,也包括一般粮食安全研究较少涉及的食用植物油、肉、蛋、奶、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研究突破了食物供需的单一维度,从食物供给、食物获取条件、消费和营养、食物利用条件和食物安全保障的脆弱性等5个方面着手,对1996年以来中国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并利用最新的贫困监测数据和农业普查数据,对中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食物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综合使用排序、聚类等方法识别食物安全脆弱区域与群体,绘制了中国食物安全区域分布图。
方法与数据
本研究项目从食物供给、食物获取条件、消费和营养、食物利用条件和食物安全保障的脆弱性5个方面构建食物安全指标体系,并用具体指标来测评国家层次、省级层次和贫困县分县层次的食物安全状况。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3个层次所采用的指标略有差异。在食物供给能力上,采用了食物总产量、人均食物占有量指标,在衡量国家食物安全时,还采用了粮食进出口指标;食物获取条件用经济因素(主要是收入)、市场和交通条件指标衡量;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采用人均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量指标来衡量,在国家层次上还增加了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指标;食物利用条件包括健康服务、饮水状况、卫生状况、教育状况等方面的指标;食物安全的脆弱性主要用自然灾害衡量,在国家层次上增加了市场波动指标。
上述指标都用各类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加以量化,在涉及贫困县时还采用了中国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的贫困监测数据和最新的农业普查数据。
本研究项目综合运用了比较、排序、聚类和作图等方法:对食物安全各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以揭示食物安全改善状况及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等;对各省及贫困县分省平均的食物安全各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以判别食物安全状况的差异;对全国31个省和有国家贫困县的21个省食物安全状况用SPSS的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cluster Analysis)进行聚类,对全国592个贫困县用两阶段聚类分析(TWO-Step Cluster Analysis)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所揭示的不同区域食物安全程度,绘制了中国食物安全区域分布图。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
主要发现
总体食物安全状况
1996~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5亿吨左右,200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81千克,基本能够自足,主要畜产品持续增长,2007年肉类和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奶类增长尤其迅速,比1996年增加了近4倍。蔬菜、水果、水产业迅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副食品消费。随着食物供给的增加和多样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优化,人均粮食消费量逐步下降,肉、蛋、奶、水果、蔬菜等副食产品的消费量不断上升,营养状况逐步改善。
中国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层次上的食物安全,但在区域和城乡间仍然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人均食物占有量少,但收人高,获取食物的条件好,中部地区食物供给相对充足,但收入较低,西部地区则在以上各个方面都比较差。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营养状况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居民的食物供给状况有所改善,但副食消费较少,卫生条件、医疗状况依然制约着食物的有效利用,部分地区食物安全状况的改善依然受到收入、市场和交通条件的制约。
中国保障食物安全的主要经验
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已连续出台了6个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实施惠农政策和加大农业投入;进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用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有效改善农村的交通、饮水、卫生、医疗等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食物获取和利用条件。贫困县食物安全状况
贫困县的食物安全状况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除了少数粮食主产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