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与母亲
作者: 萧心力主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05
简介: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继毛泽东之后,文七妹又生下了毛泽民、毛泽覃兄弟,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建。在这个五口之家中,文七妹最忙碌最辛苦。她抚育孩子,操持家务,养鸡喂猪,锄园种菜,样样活都得干,又样样都安排得有条有理。她的节俭也是远近传闻。餐桌上的饭粒总是拈起粒粒归口,连沾在猪嘴巴上的残潲糠屑也要洗净人槽,让猪食尽。文七妹的勤劳俭朴和默默操劳,对于毛贻昌振兴家业,无疑起到了“贤内助”的作用。
佛祖倡导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作为佛祖的一位虔诚的信女,文七妹博爱淳朴,乐善好施,极富同情心,怜惜穷苦百姓,时常尽可能地接济他们。韶山冲一带至今仍传颂着她济苦帮贫的桩桩往事。
毛贻昌有个堂弟叫毛菊生,由于家境穷困,又遭天灾,迫于无奈,要将赖以养家糊口的七亩田出卖。毛贻昌打算乘此机会以最低价买下。文七妹得知此事后,一反平常的温顺性情,坚决反对丈夫的这一做法,并劝说他应帮助自家弟弟渡过难关才是。少年毛泽东坚定地站在母亲一边,陷于孤立的毛贻昌最终也只好作罢。此后,每逢年关时节,文七妹总是悄悄地给这家亲戚送些白米、腊肉。
有一年冬天,文七妹正在家门口做事,突然,有一老一少、衣着褴褛的要饭女人来到了她的面前,长者有气无力地哀求道:“大慈大悲的主人家,我家有好几天没揭开锅了!可怜可怜我这个孙女,给点米回去做顿饭吃罢!”说着老幼双双跪下求赐。文七妹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哽咽着招呼她们起来,并随即回屋盛了两大碗饭给祖孙二人,然后又给她们的口袋装满了米。
文七妹不仅自己行善,对于孩子们行善乐助的举止,她也总是给以嘉赞和支持。
毛泽东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发现一位同学因家境贫苦,每天来上学都没带中午饭,饿着肚子上课,他就把自己带来的饭菜分给这位同学吃,于是,每每回家以后便是一副饥饿之相。起初,文七妹以为儿子饭量大是苦读经书所致,就让毛泽东换成大碗带饭,结果依然如此。文七妹好生奇怪,便问缘由。毛泽东照直说了,母亲非但没有责怪,相反赞许了儿子的举动。以后,文七妹每次都让毛泽东带上两份中饭。
有一回,文七妹让毛泽东挑两箩筐白米给私塾先生送去。可不到一会儿,儿子就挑着空箩筐打回转了。文七妹感到疑惑,心想从家到私塾有好几里路,照道理不可能这么快就能回来。毛泽东看出了母亲心中的疑问,没等到母亲问起便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他出门不久就遇上本家毛承七夫妇吵架,他们家已断粮,承七嫂只好带上女儿上外村讨米,承七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