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7 项 “董少新” 相关结果
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
作者: 董少新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简介:社会医疗史是目前相当前沿和兴盛的学术领域,是所谓新史学的一个重要前沿。但是,对明末清初西洋传教士在华的行医活动,无论是医学史家还是社会医疗史家,都未曾进行过系统研究。本书从宗教传播史和医疗社会史的角度探讨传教士在华的行医史活动,或许更能够揭示历史的真实情况。不仅如此,作者还将医疗史、传教史、社会史和思想观念史的各种问题结合起来讨论,时时进行中西对比,视野相当开阔。作者使用了大量国内学者很少问津的各种西文包括很多小语种的文献资料,仅仅这一点,就能够给国内学界提供新的线索。本书是一部值得相关学界关注的高质量学术著作。
Peter parker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作者: (美)爱德华·V.吉利克(Edward V .Gulick)著;董少新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本书列入“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生动记述了19世纪美国传教士、医生、外交官皮特·伯驾来华开展医疗传教事业和参与美国对华外交事务的经历,客观评价了具有双重身份的伯驾在近代中美外交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和细节性的描述,从西方的角度透视19世纪中国晚清社会与西方列强交流、碰撞并艰难走向开放的历史。翻译语言准确流畅,用词典雅,可读性高。附译相关英文文献、书信日记,使传记、研究观点和史料互济互证、相得益彰,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以西方视角透视中国晚清社会,具有较强的思想冲击力和较高的学术价值。有关中国近代开放的主题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仍具有启示意义。
重走利玛窦之路
作者: 董少新[等]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简介:400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先驱利玛窦在北京逝世。《朝天记--重走利玛窦之路》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利玛窦为沟通中西文化所做出的贡献。本书详细记录了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等五人重走利玛窦入华之路的考察经过,描绘了澳门、肇庆、韶关、南雄、梅岭古道、赣州、南昌、南京、北京等地各种与利玛窦及基督教有关的历史遗迹。书稿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以游记体和文化散文体的形式,分段回顾了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线路和各种际遇,展现了利玛窦的宗教精神与他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历史地位。行文时空跨越,以今人的体验,触摸古人的思绪,体味古人的苦乐。在记叙相关历史的同时,也呈现专业研究者自身因时空演变而产生的思想情感。书稿共分8篇,并有插图100余幅。
简介:社会医疗史是目前相当前沿和兴盛的学术领域,是所谓新史学的一个重要前沿。但是,对明末清初西洋传教士在华的行医活动,无论是医学史家还是社会医疗史家,都未曾进行过系统研究。《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从宗教传播史和医疗社会史的角度探讨传教士在华的行医史活动,或许更能够揭示历史的真实情况。不仅如此,作者还将医疗史、传教史、社会史和思想观念史的各种问题结合起来讨论,时时进行中西对比,视野相当开阔。作者董少新使用了大量国内学者很少问津的各种西文包括很多小语种的文献资料,仅仅这一点,就能够给国内学界提供新的线索。本书是一部值得相关学界关注的高质量学术著作。
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
作者: 董少新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年08月
简介:2015年5月16—17日,来自中国大陆、英国、中国台湾、比利时、法国和加拿大的16位学者齐聚复旦大学,共同探讨感觉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两个学科领域的交叉与互鉴问题。每位学者以各自论文为基础,从学理、方法、视野、材料等方面作了阐发和讨论,与会学者在会后对各自论文又作了大幅修订。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论文集,就是由各位学者会议论文经修订和翻译后汇辑而成的。遗憾的是,由于篇幅所限,工作坊过程中学者们的精彩讨论虽已整理成文字稿,但无法编入本文集了。与会者中,钟鸣旦先生和蒋薇博士的会议论文因有他用而未收入,但我们也有幸得到埃克塞特大学约翰·威尔金斯教授的授权,收入他的相关论文一篇。在这15篇论文中,有7篇原文为英文,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译为中文。全书由编者统稿编次,尽量统一体例,并对明显的文字疏漏作了订正。因部分论文所讨论的时段超出“近代早期”,所以本论文集标题改为“感同身受——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感官与感觉”。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全书一定还存在不少需要改善之处,祈请学界批评指正。至于本论文集是否达到了工作坊的预期目标,是否对学界在理论方法上有所启发,我想还是请读者亲自细读各篇论文吧。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一辑.5,泰西人身说概 寰有诠(外二种)
作者: 周振鹤主编;董少新,邓可卉校点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13
简介:
葡萄牙耶稣会士何大化在中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2月
本书对葡萄牙耶稣会士来华的前后及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行做了图景式的介绍和分析。书中内容涉及葡萄牙耶稣会士入华的历史背景,本书传主何大化进入中国的经过,何大化在武昌、福州等地传教概况,何大化与当地清官员及其他传教士的来往,以及何大化与闵明我礼仪之争、“无罪获胜”经过和去世,*后介绍了何大化的主要著作《耶稣会中国副省年信》《远方亚洲》《中国分期史》《天主圣教蒙引要览》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九州学林.2005·夏季三卷二期(总第八期)
作者: 郑培凯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图像与仪式:中国古代宗教史与艺术史的融合
作者: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中华书局 2017年03月
全球史、区域史与国别史——复旦、东大、普林斯顿三校合作会议论文集
中华书局 2016年01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年08月
凤凰出版社,201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