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临床应用200问
作者: 蔡健芳等编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1997
简介:
片断:
1.何谓CT?是何人发明创造的?
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CT,实际上是指X射线CT,是X-
rayComputedTomography的缩写。中文全称是“X线电子计
算机断层摄影术”。
CT发明者是1967年英国EMI公司工程戈弗雷·纽博
尔德·亨斯菲尔德(Godfley·N·Hovnsfieid)在前人美国塔
夫脱大学物理学教授阿伦·麦克劳德·科马克(Cormack)博
士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的。1971年10月第一台头CT机
首先在英国的AtkinsonMorley医院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
功。1972年11月英国放射学会和北美放射学会分别宣布CT
机的诞生。1974年美国Georgetown医学中心工程师Ledley
设计出全身CT机,开创了影像诊断学的新纪元。
1979年10月11日美国的科马克和英国的亨斯菲尔德
因发展计算机辅助X射线技术方面的成就,共同获得了1979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殊荣。
1990年我国制成D31型国产全身CT机,开始普及应用
于我国医院。
2.CT机成像原理和CT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CT机成像原理简言之,是利用笔形或扇面型X线沿人
体长轴对检查部位作360°均速转动进行扫描。X线穿过人体
某一层面的组织后由探测器接受,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线的
吸收量不同。组织密度越高,吸收X线量越多,探测器接受的
信号就弱;组织密度越低吸收X线量越少探测器接受的信号
就强。把这种衰减的X线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电子计算机,
经过电子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最终将数据在电视屏幕上显
示出图像的全过程。
CT机由四个部分组成:(1)X线发生系统(高压发生器
和X线球管);(2)X线探测系统(检测器、检测回路和模数转
换器);(3)电子计算机系统(电子计算机、磁盘和磁带,显示装
置,照像机);(4)操纵控制系统。
3.CT机的分代及发展演变情况如何?
所谓CT机的“代”是指CT机在研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
标志。CT机的分代主要是以X线球管和探测器的关系、探测
器的数目、排列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运动方式来划分的,实际
上CT机的分代并不能完全反映CT机本身性能的优劣,而
X线球管系统、探测器的性能和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才是决
定CT机性能的主要部件。
第1代CT机:X线束为直线笔形,单个或数个探测器,
采用直线和旋转扫描相结合,扫描时间慢,可长达3~6分钟,
只限于头部扫描。
第2代CT机:与第1代CT机无质的区别,只是X线为
多射束,探测器增加到几十个,扫描时间缩短至10~90秒,开
始应用于全身扫描。
第3代CT机:X线呈扇形束,探测器多达几百个也呈扇
形排列,只作旋转式扫描,扫描时间为1~5秒,不过它具有更
多的重建程序、局部放大扫描、动态扫描、扫描照像及气体成
像等功能,是一种比较实用而性能优良的机器。
第4代CT机:与第3代机基本相同,探测器排列呈圆周
状,固定在扫描架四周,仅X线球管旋转,该机可以快速扫
描,信息量增大,图像更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