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1 项 “谭元亨 著” 相关结果
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徙民系的文化史
作者: 谭元亨著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简介: 《元亨文存·客家圣典:一个大迁徒民系的文化史》是“元亨文存”系列之一,为客家族群研究,选取《客家圣典》全书,以及《客家文化史》等的精粹部分,讲述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填补了世界民族大迁徙中所缺的另一半,将文化迁徙激活的客家式的命题,提升到哲学的、人类学的理论高度;把客家民性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城市建筑美学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 从古至今,众多的建筑大师,教师有着很深厚、渊博的人文底蕴的,远的不说,像梁思成、林微因、他们的笔下,一般文采斐然且充满哲理。其他们类的科学家、院士也一样。我认识的数学家李国平院士,他笔下的古诗词,连专门搞诗歌创作的后辈都自愧不如,其实,建筑艺术,在发达国家是划在文科,划在艺术类,所以,举世闻名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就是派了位建筑师去创立人文学院的。这本小书,是作者在几个报刊上开的专栏汇集而成的。
岭南文化艺术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简介: 岭南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而岭南文化则是以广府文化为主体,涵盖客家与潮汕文化,三者同中有异,各有千秋,成为南国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线。本书从文化源流、族群民性、思想演进及文学艺术诸方面展示整个岭南文化丰富的、多层面的内容,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客家魂.第三部,千年圣火
出版社:
简介:内容提要 《客家魂》是全国第一部反映客家人生活的长篇小说。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非常独特的民系。《客家 魂》三部曲是以客家人郭玉祠、郭启慧、郭元戎三代教育 家历尽磨难的办学经历,展现了他们的坎坷、奋斗和抗争 的命运,讴歌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客家魂》三部曲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客家人 的历史。小说的字里行间,浸透了作家的心血、泪水和良 知。第一部《世纪之旅》,通过老教育家郭玉祠和他的孙 子郭元戎的坎坷命运——以历史的和现实的两条主线
知青妹子三部曲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8
简介:
国门十三行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简介: 明、清二朝反复的开海与禁海中,广州“一口通商”,以十三行商馆为中心的贸易口岸,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地位凸显。 十三行的中国商人,他们一面是皇朝特许的垄断商人,可获高额利润,人称其为“富可敌国”的官商;另一面,他们又深受封建专制与国外黑暗势力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备受歧视的民商;他们受到严苛的限制,还得承担巨额的苛捐杂税,并且要承担一切经济活动与涉外贸易的风险,以及赔偿其他同行破产给当局与外商带来的损失。 他们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悲剧角色。 谭元亨所著的《开洋——国门十三行》即是演绎这些商人在商界、官场,以及人生命运的跌宕起伏。
客家图志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
简介: 《客家图志》配图片上千幅和精彩的解说词,形象地展示客家民系千年间五次大迁徙及百多年里的六次崛起的历史。自2004年始至2005年底,谭元亨参事率一批博士、硕士为博物馆编写、制作历史地图及拍摄大量人文历史图片达数以千计,解说词50余万字。2007年部分文图编纂为大型历史画册《客家图志》。
客家圣典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7
简介:综观辛弃疾一生,可分四个时期:一、青少年时期,止于二十三岁南渡前,即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据辛弃疾日后自称,其祖父辛赞虽仕于金而“非其志”,每引儿辈“登高望远,指划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 之愤”。因此,稼轩曾受命“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1〕,以期报国。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稼轩聚众二千,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
国门十三行:从开放到限关的逆转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分两部分介绍了十三行的发展历程,第一部分 从开海到限关(一口通商)七十三年,内容包括:全球的视野研究下的中国海贸史;雍正开洋;抗拒”加一征收”,维护国际自由公平贸易;官商勾结,舞弊经营;三次牢狱之灾;雍正皇帝恍然大悟,雷霆出击;乾隆登基,开放与优惠政策;开放的逆转。第二部分 行商 封疆大吏 皇帝 民谚,内容包括:十三行:从官商到民商的历史性转换;封疆大吏对清代对外贸易的作用与影响;从”公行制度”的几度设废看十三行商业工具性质;乾隆初期粤海关赋税被减免的缘由及其文化意蕴;十三行的谣谚与小说。
客家与华夏文明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客家与华夏文明》,所提出的是“文化动因说”,认为宋代文化重心南移,催生了这个民系;又是宋元的战乱,激发起的文化自尊,方使这个民系在历史上凸现出来。我们坚持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绝不搞什么“独尊”,这对于刚刚兴起的客家学,是非常之可贵的。 如果说,《客家圣黄》是“一个大迁徒民系的文化史”的话,那这部《客家与华夏文明》,当是同一个大迁徒民系的文明史,固然,它并未触及文明的方方面面,但总归拎出了一条纲来。在这个意义上,它当是《客家圣典》的续篇。 但《客家圣典》所曾有过的激情、诗意,似乎已减褪了不少,取而代之的,当是更多的思考与理性。当年的《客家圣典》,是在三卷本《客家魂》完成之后,按捺不住激情,一气呵成的。而这一部,则只是在另一部客家文学著作《老圃》完成之后,经一段积累才提笔的。也许这与人的年纪有关,那时,当是不惑之年,而今,当知天命矣。
中西思维方式演进比较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简介:《断裂与重构:中西思维方式演进比较》以中西思维各自演进为线索,相互交叉比较,揭示各自在演进中的延伸与断裂,以及彼此认识上的误区,并且展示新的生态思维对中西方思维的整合。《断裂与重构:中西思维方式演进比较》由谭元亨编著。
客家古邑民居
作者: 吴招胜,宋韵琪,谭元亨著
出版社:华南工学院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四个章节,内容包括河源客家围的建筑类型、河源客家围的文化精神、河源客家围的美学思考、河源客家围的保护与开发等,从多层面、多角度介绍了河源客家民居。
客家新探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客家文化,与广府、潮汕文化一道,共同托举了整个广东文化的大鼎,在建设广东文化大省中,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客都,作为广东客家文化的中心地,“文化梅州”的彰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客家文化的兴起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题中之义。众所周知,世界客属大会已召开了20届,不仅在中国多个省份(包括台湾)多次召开,而且在东南亚,乃至大洋彼岸的美洲,也都召开过。它已经成为了具有世界性的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其影响正日益扩大,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 客家文化固然是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中的一部分,但二者却不存在从属或画等号的关系。因为,客家文化本身是一种非地域文化的表述,它的一部分可以与岭南文化相互叠合,但覆盖国内10多个省并远播到海外近百个国家的这一分布,使之更具民族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独特的无以替代的重要成分。这一事实表明,上百年客家学的兴起,一波接一波,不仅在广东、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都是与这一文化特质分不开的。客家文化之所以引起世界上那么多著名学者的关注,并不断有新成果出现,正在于这一非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为此,被海内外所认同的客都梅州,理应有自己更成熟、更浑厚也更新的声音——拿出反映客家文化的力作来。 由梅州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深圳市文联客家研究室、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编纂的《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就是这样诞生的。 梅州,是客家民系成熟、定型的中心地,更是客家民系向五湖四海,尤其是向全世界扩展的集散地。因此,全球客家人认同梅州为客都,与认同赣南为客家摇篮、闽西为客家祖地是相一致的。粤闽赣“客家大本营”占有客家人口一半左右,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随着“泛珠三角”战略的提出,这个大本营正好列入这一大战略地图之中,其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在到来。而我们这套书系,也算是为这一黄金时期的到来鸣锣开道,并期许其更辉煌的未来。 参与编纂这一书系的作者,均是来自广州、深圳、梅州的知名客家学研究专家,他们不拘陈说,敢于立言,为这套书添彩不少。客家学需要不断开拓自己新的领域,方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立于科学的不败之地。 我们不难体察到专家们的良苦用心,这一书系的八部书,正是从八个不同的领域上向前拓展,从而相对地形成自己的系列。相信广大的客家人也与我们一样,视之为客家人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 近年来,无论是客家文化的系列丛书,还是广东历史文化的书系,都出版了很多种。可以说,不同的系列,有不同的特色,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书系,学术品位高,严谨、细致、自有独到之处;有的书系,面向广大读者,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普及功能见长;有的书系,别开生面,独辟蹊径,剥茧抽丝,环环相扣,又是一番风光……总之,各有千秋。
海国商道——来自十三行后裔的历史报告
作者: 谭元亨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6-1
简介: 明、清二朝,广州“一口通商”,以十三行商馆为中心的贸易口岸,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地位凸显。 十三行的中国商人,为开拓国际贸易求新求变,独领风骚,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巨。然而,他们一面是皇朝特许的垄断商人,可获高额利润,人称其为“富可敌国”的官商;另一面,他们又深受封建专制与国外黑暗势力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备受歧视的民商;他们受到严苛的限制,还得承担巨额的苛捐杂税,并且要承担一切经济活动与涉外贸易的风险,以及赔偿其他同行破产给当局与外商带来的损失。他们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悲剧角色。多次大火,终于让他们在一片毁誉声中最后寂灭。 而他们的后人,也不再有谁重操旧业。 重新认识这批民商的历史价值,破译他们的行为以及心理深层的“密码”,对今日的改革开放不无借鉴意义。为此,谭元亨编著的这本《海国商道--来自十三行后裔的历史报告》对这一段近古史,予以了“还原”……
香港商父—马应彪[电子资源.图书]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简介:国史氏曰:甚矣,知人论世之不易也。本传记追溯的,已是整整一个世纪前开始影响到中国历史行程的众多先行者之一,欲信,更是难上加难。珍贵史料随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日渐淹没,然而,这尚非主要的阻隔。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古以来,治史者只注目于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为伦理史观所拘,留下的几乎仅是一部政治史,这是传统,也许无可非议。君不见,金碧辉煌的皇宫帝陵均只为他们所设,文史馆里青灯黄卷,也只照得见他们嗜血的业绩。又有谁会留意到从事商业工艺,默默为民积累财富的“市侩”?——古书记载,视工者为“末业”。陶朱公以巨贾传名后世,也只因他曾为赫赫有名的谋相范蠡罢了。 希望这篇传记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能有所裨益;而与马应彪先生老一辈工商界的爱国创业精神,对青少年一代有所启发鼓舞,并借此发扬光大,起到良好作用。
千年圣火,情归何处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2007
简介: 第一部《客家之旅》通过老教育家郭玉祠和他的孙子郭元戎的坎坷命运,在历史和现实的两个层面,反映客家人办学的艰难;第二部《情归何处》以第二代教育家郭启慧创办“流萤小学”的献身精神,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事业的起步、徘徊和发展;第三部《生命放歌》以第三代教育家郭元戎的人生沉浮,展现新时期现代化教育事业的璀璨前景。
世纪之旅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谭元亨文集(套装共4卷)》包括:《世纪之旅》、《情归何处》、《千年圣火》、《一苇凌波》。讲述了:一部长篇小说,尤其是像这么一部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写作,就如同一次生命的燃烧,一次漫长的、不断发出白炽光焰的燃烧。它有可能把生命燃尽,以至一位早夭的作家在完成一部力作后把笔一掷,称:“我可以死了!”果然在那之后他便溘然长逝了。 但它应该让生命扬起更猛烈、更璀璨的火焰,因为它可以凭此更坦然地面对人生,面对世界,面对历史,可以无愧于养育它的父老乡亲以及整个民族与国家。所以,当我搁下笔,我想说的是:我可以活得更好、更坚强了!因为我已经用我的作品,向一切横逆、暴戾与非人性的东西,勇敢地挑起了战书。
General two-gun Cohen
作者: 董守良,谭元亨著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2
简介: 董守良、谭元亨所著的《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内容简介:孙中山一生曾多次身临险境,每次都在保镖的护卫下化险为夷。在他的保镖中,加拿大籍犹太人保镖莫里斯·科恩的经历尤为传奇。《双枪将军马坤 (孙中山的犹太保镖)》讲述1922年,支持中国革命、敬仰孙中山的科恩毅然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并起了个中国名字——马坤。由于他善使双枪,且枪法极准,因此得了个外号——“双枪马坤”。凭借这对双枪,马坤多次救孙中山于不测。
珠江文化之旅
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 本书以优美的散文,追溯了一群学者、作家,如何发现广信于2000年前成为广府人的发祥地,珠玑巷被视为广府祖地,而江门良溪则是当年罗贵率36姓97家南下抵达的重要节点,最终重构这一族群的迁徙史、文化史,同时,对东江、北江、西江的文化生态予以了全面的考察,声情并茂,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农禅丛林地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2013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珠江粤语与文化探索
作者: 郑佩瑗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15年8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海天出版社,199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
海天出版社,1997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华南工学院出版社,2010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人民出版社 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