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游牧民族的广阔舞台
作者: 赵芳志主编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简介:位于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被中国考古界誉为“草原第一村落”。在距今八千年以前,兴隆洼文化先民就已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繁衍成长。其年代与中原地区的磁山、裴里岗等前仰韶时期文化相若,是中国最古老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之一。
他们选择临水的山坡台地营造村舍,几十或上百座方形半地穴居室成排分布,四周环绕简单的围沟,居室间的空地上集中设置若干储物的窑穴。这样的聚落两两相对或隔河相望,安排得井然有序,反映当时的氏族组织很严密,一个聚落便是一个氏族(在同一母系下的后裔子孙);两两相对的聚落组成一个胞族(两个不同母系的后裔子孙,可按辈份互为婚姻集团);一群聚落便是一个部落,部落酋长由年长而又有威望的女性担任。人们在氏族制度的组织下,从事原始的农业、渔措和采集生产。打制的有肩石锄和磨制的长方形石铲是最常见的松土掘土工具;用传统细石器工艺加工的石片和石叶,镶嵌在骨柄上,就是最便捷的切割刮削刀具。他们制作的陶器具有质朴的原始美,多数为口大底小腹壁斜直的筒形罐,表面装饰着很有特色的压印“之”字纹。此时的陶器都是夹砂陶,用为炊具,没有作为贮藏用的泥质陶容器,说明农业生产还不太发达,畜牧、狩猎在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兴隆洼文化的埋葬制度很有特色。一是把死者安葬在生前的居室内,随葬晶有小件玉器,有的用整猪殉葬。二是山顶葬,墓址选在靠近聚落的山坡顶,一处墓地一般不足十座墓。居于山顶中心位置的墓葬四周围砌一圈石块,墓穴的上下左右皆置石板。石圈的外围分布若干积石土坑墓,多数为单人葬,极少数双人合葬,随葬品也以小件饰物为主,个别用陶器。这两种埋葬制度,反映了兴隆洼文化先民的信仰与崇拜。室葬的死者,死后还寄托在养育自己的居室内,意在“守土”;山顶葬的死者,死后被送到最高处,意在“登天”。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便是对天神与地母的信仰。在这些信仰基础上,兴隆洼文化的先民们,创造了目前已知中国的第一尊女神像。
兴隆洼文化有少量玉器,种类有玦、蝉、管形饰、匕形饰等,造形古朴,玉质莹润,已使用了钻孔和琢磨的工艺。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把中国使用琢磨玉器的历史上推到距今八千年左右,也为以后红山文化高度发达的玉器制造业找到了源头。
三、游牧人王朝的先声——东胡人的足迹
内蒙古东部青铜文明的初起,相当于夏商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但后来这支文化突然消失。到了西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考古学所称的夏家店上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