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3 项 “郭晓飞” 相关结果
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
作者: 郭晓飞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简介: “鸡奸”和“sodomy”的对照体现出一个带有本质意义的区别,在中 国,法律对于同性性行为的惩罚是世俗的道德背景;而在西方的语境下, 法律对于同性性行为的惩罚是宗教支撑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 法长时间对于此种行为完全是放任的态度,即使是刑事化之后,惩罚的力 度也远远小于西方。在中国法视野下,在鸡奸的罪与非罪的变迁当中,无 论是法律人还是普通民众,几乎都不会把它问题化,而在西方,汗牛充栋 的文献、各方意识形态的较量,都使得同性性行为的罪与非罪有着太多的 纠缠,而这样的区别,也许在“鸡奸”和“sodomy”的区别中已经注定了 。 清代关于“和同鸡奸”的定罪和礼教的严苛有一定的关系:这典型地 体现在对男子贞操的强调上,定罪量刑的基础是“男女守身的平等”,但 是从“行动中的法”可以看到,“和同鸡奸”很少单独成案。出礼人刑的 中国法没有对“和同鸡奸”进行严厉惩罚,因为礼教对于同性性行为没有 大肆批判。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鸡奸罪的惩罚面临证据难题 。男子拒绝被鸡奸而杀人,也就是今天我们讲的正当防卫,在清代有非常 严格的证据规定,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凶犯的年龄,凶犯和死者年龄差 距,当场证据是否确凿,是否有死者生供或者尸亲供认,是否登时而杀, 是否别无他故。而对于妇女拒奸杀人则规定得相对简单,这使我们认识到 性道德的法律强制会遭遇技术操作上的限度,同性之间的犯罪取证更加困 难,即使是在前现代不重视证据轻信口供以及存在刑讯制度的背景下,执 法人员在证据问题上也颇费踌躇,这就是道德人律的技术限度。 接下来我对鸡奸罪作了一个谱系学的分析。清末修律,中国法移植德 国法,但是在废除鸡奸条文方面没有受到德国法的影响。我们经过日本法 而移植德国法,但我们分不清楚“鸡奸”的脱罪是源于日本法没有此项规 定,还是源于中国文化不把它看成是重大问题的传统,甚至提出这样的问 题都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因为事实上中日两国在此问题上本身就有着“家 族类似”。 在后来的法律修订中,司法解释开始再一次使用了鸡奸话语并且区分 了流氓罪和一般流氓违法活动并分别给予不同处遇,这是鸡奸法的模糊人 律。1997年新《刑法》把流氓罪分解为几个罪名,这被认为是“中国同性 恋的非罪化”,而事实上,流氓罪作为“口袋罪”和罪刑法定基本原则是 不能共存的。非罪化和“无受害人犯罪”是有紧密联系的,新刑法修订的 讨论对非罪化作了单向度理解,把非犯罪化主要理解为轻微违警罪的“非 罪化”,这大大忽视了“非罪化”更广泛的内涵。透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两个关于sodomy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缺少讨论“同性恋非罪化 ”的语境。 然而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中国同性恋非罪化”话语呢?立法者并 没有为同性恋正名的意图,同性恋权利的支持者却愿意那么去解读。首先 ,流氓罪的消失使得针对同性鸡奸行为的刑事制裁和其他形式的处罚都失 去了依据,这在客观上使“非罪化”成了一种“非意图后果”。其次通过 口耳相传的方式,权力对“鸡奸”惩罚的法律渗透到个体身上去,堂堂国 家法在空间上可以笼罩在人们卧室里的床上,在时间上可以影响到权力撤 出以后。这种辐射力是超越时空的,同性恋社群中把流氓罪的消失看成是 一个事件,是因为这个罪里边承载了太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曾经如影随 形般地存在,正是因为有了身体的“感同身受”,才有了对于刑法修改的 过度诠释,才需要这样一个事件来为身体的“后遗症”进行治疗。“非罪 化”的说法不过体现为同性恋者为了逃避流氓污名,对一些西方的象征性 符号进行挪用,运用强势话语来论证同性恋权利的正当性。这是一种话语 策略,这种策略可能遮蔽了中国对于同性性行为的“罪”和“非罪”并不 敏感的事实,但是对于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来讲,也具有针对性。 接下来我对一起引起一定影响的组织同性卖淫案进行了解读,围绕着 我国《刑法》第358条规定的“组织他人卖淫”中“他人”性别的不同看法 展开分析,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说刑法中组织他人卖淫中的“他人” 可以在同性之间适用,那么为什么婚姻法中过错赔偿制度中的“他人”只 可以适用在异性之间?这样的扩张是否会适用于婚姻?通过对这个案件的 法社会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态度模糊, 而公安部门在这些机关当中态度是最明确的。相对于法院的被动性,公安 部门对于社会上的边缘行为当然有着更多的了解,因为他们与社会有着更 广泛的接触,处于权力的神经末梢。因为了解而带来了权力的扩张,这样 的过程是否会继续? 道德的模糊性是这样类型案件模糊性的根本原因,……
The Psychology of Trading: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Minding the Markets
作者: (美)Brett N.Steenbarger著;王云霞,郭晓飞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 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本将心理学和投资学融为一体的最佳著作。从中不仅能了解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知识,还能受益于简短心理治疗领域佼佼者的思想和广博知识。——SOHU.com 令人耳目一新!指明市场因人而异。从中不仅能掌握重塑证券交易心理的神奇工具。而且还能见识独特的交易理念。真是太棒了!——证券之星 多年来,纽约证券交易所一直有这样一个口号“先研究,再投资”,但我认为“先研究自己,再投资”更为妥当。这本书能帮助您提高投资收益率,可谓是证券交易者的必读之作。——博庭科技 本书首次从心理学角度论述投资行为,见解独特,让人耳目一新,从鲜活的实例剖析中掌握交易心理技巧,打破心理自缚,让您驰骋证券市场,赚它个钵满斗溢! ●重塑交易心理的神奇工具 ●独特有效的交易理念 ●帮助您认知交易模式,剖析自我情感倾向 ●认识自己,把握市场,大大提高投资收益率 ●打破自我心理局限,辩明市场走势 作者具备心理治疗专家和成功交易者的双重身份,其实战经验和洞见悉数收罗入书,是投资者、交易者必读常备的好书。
性/别少数群体平等保护研究
作者: 郭晓飞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简介:本书*部分介绍了美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问题,分析了同性婚姻案件的裁决融合了正当程序条款和平等保护条款,打破了一些学者认为的*法院的裁决仅仅是是一种政治和文化决断,缺乏法教义学基础的谬见。同性恋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性倾向是否可以改变,与平等保护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性倾向歧视是否是一种性别歧视,本书揭示了宪法学上应该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内容简介后半:本书第二部分是中国法视野下的性/别少数群体平等保护,着重分析了跨性别婚姻权利在中国法之下是如何实现的,既没有相关的立法讨论,也缺乏里程碑式的司法裁决,体现为一种无声无息的变迁。另外,透过对一起刑事案件的分析,揭示了刑法需要宪法的制约才能真正的体现谦抑性。第三部分是对一些学术著作的书评,研究了中国法之下的同性恋问题有哪些不同于西方的模式。
Inventuring: Why Big Companies Must Think Small
作者: (英)威廉·布克兰(William Buckland)等著;郭晓飞,王云霞译
简介: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确保主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健康成长。该书综合比较了各种不同的业务拓展方法,并提供了4种独特的业务拓展模式,帮助公司确定业务拓展的前景及其可行性。3位作者在对欧洲、北美和远东地区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业务拓展成功的奥秘并在此向您和盘托出。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专业学生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
Tough destiny:Xuwei theory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以徐渭遭际的种种不幸事件及其心理影响为切入点,对徐渭颠沛命运中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全书资料详实,内容深入浅出,分析有理有据,既有理论性,又有可读性。该书可以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用书,对于从事徐渭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社会各界人士阅读此书也有裨益。
简介:
Cost Management in Supply Chains
作者: (德)Stefan Seuring,(德)Maria Goldbach主编;郭晓飞译
简介: 供应链管理使企业能够打破企业边界,将视角延伸到整个供应链,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本书将成本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了供应链成本管理方面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着重阐述了如何将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或平衡积分卡应用于供应链管理。 融三十几位供应链管理专家的研究精髓于一书。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专家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供应链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透过该书即能将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研究及实践成果悉数收入囊中。
You must know before wedding
作者: 郭晓飞编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简介: 成为男人、女人的标志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在足够信息和身 体力行的今天,我知道我的朋友们并不需要技巧的罗列和好为人师的指点 。因为,说到婚礼的意义和重大,没有什么比举行仪式更为喜悦,比立意 嫁娶更为庄严,关于好日子来临时的期许、憧憬、幸福度、满足感,也没 有性别的差异和高下,但还有一种情绪,有关对未来生活的未知,由一个 人扩展为两个人的不确定感。这种不安往往是女生比男生更为强烈。 因此《新婚必读》并不立意技巧指导,也非惯常定义的资料类大全集 ,在“新婚必读”这类命题中的惯常的“婚前筹备细节,婚后相处锦囊” 的主体之外,更注重于破解临近围城的迷思。它以“心理随行者”的面目 出现,私语的是如何降低磨合带来的不适,怎样增进互悦的亲密度。它化 身于告别单身的心理成人仪式,偏重心理和温情,突破理论教材意义,立 足于两性差异,包含从自我熟知到双方互悦,从相爱到给予……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8年10月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大学军事教程
作者: 庞民主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