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走进家教误区[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张卫,金戈编著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2006
简介:在公园的长椅上,一位父亲问自己的儿子:
“一个聋哑人去一家五金商店,他想买一些钉子。因为不能说话,只好
打手势,他双手配合做了一遍钉钉子的动作,售货员却给他拿来一把锤子,
他摇了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的意思并给他拿来钉子。正在这时,又进
来一位盲人,他想买一把剪刀,盲人是怎样做的呢?”
儿子很快用手指做了一下剪东西的动作,得意地说:“盲人这么做。”
却见那位父亲大声斥责道:“笨蛋!盲人可以直接说‘我买一把剪刀。
’他又不是哑巴。”孩子脸上兴奋的表情不见了,很委屈地低下头。
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确实能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脑筋急转弯”在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用新奇巧妙、意想不到的念头
替代常规思维。上述这位父亲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孩子的做法本来很好,只可
惜他太急功近利,恨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为发明家,一句“笨蛋”
有可能就此扼杀了儿子所有的创造性、积极性。
同样的例子:树上有10只鸟,用枪打掉一只,还剩几只?回答剩9只是错
的,应该一只不剩,因为其余的鸟都惊飞了。也有人辩驳说剩9只是对的,
因为它们惊呆了;还有说剩一只的,因为这一只是打掉的那只鸟的妈妈,她
不忍心飞走。
其实,有关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方式有很多种,可我们很多家庭的做法往
往背道而驰。
一方面,有些父母对孩子随意支配,似乎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规定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种
绝对的专制权直接导致孩子们失去独立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谈
何创造呢?
另一方面,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关爱又会走向另一极端:娇纵
溺爱、放任自流,他们不论是非,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表现在生活中,就是
一味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没有原则性地为孩子操劳,不让他们有自己动手
的机会,结果使孩子形成依赖性,遇事没主见或固执己见,因而失去创造力
。
更重要的是,我们许多父母已然把自身的思维方式习惯地固定成了一个
模式,并且积极地按这种方式去复制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多问为什么,只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凡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书上怎么说的就怎么做……
P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