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新传
作者: 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著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2006
简介:孔子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他的思想和学
说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从孔子生活的春秋
晚期直到近现代,两千五百年来风云变幻,治乱频仍,孑L子及其学
说也历尽沧桑。由于社会政治条件不同,人们对孔子及其学说的
毁誉褒贬也极不相同。一般说来,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时候,
孔子及其学说往往备受推崇和赞扬,而当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或
面临重大变革的时候,孔子及其学说则往往受到猛烈的抨击和诋
毁。这就是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生
久矣,一治一乱。”孟子详列上古史实,认为自尧迄战国,已经发
生了多次治与乱。从战国再到近现代,中国又发生了许多次治与
乱。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孟子所说的“一治一乱”是符合历史发
展的辩证法的。实际上所谓“治”就是历史发展的量变过程。所谓
“乱”就是历史发展的质变过程。一治一乱,则是历史发展由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这正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同的历史时代需
要不同的思想和理论,如冬衣裘、夏衣葛一样。所以适用于治世的
思想理论到了乱世就不再适用了。韩非说:“夫古今异俗,新故异
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轩马,此不知之患
也。”这种说法是对的。所以孔子及其学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
不同的遭遇,这并不奇怪。应当说,自孔子学说产生以来,中国的
一部治乱史也就是一部尊孔和反孔相互交替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商周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长期分裂的时
期,也是社会发生剧烈动荡和深刻变革的时期。孔子恰恰出生于
春秋晚期。由于孔子博闻强识,门徒众多,又是儒家学派的开山始
祖,在当时的社会上确实有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如《列子·力命
》篇说:“仲尼
之望,不出诸侯之下。”但是,孔子的学说,特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却不受
当时统治者欢
迎。孔子自己宣称:“苟有用我者,■月而已,三年有成。”可是他“干七
十余君无所
遇。”所到之处,常常受到冷遇和奚落。“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
,困于陈蔡,受
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他的境况的确够悲惨的了。和
孔子同时代
的齐国政治家晏婴,是最受孔子敬重的人物之一。他曾给晏婴以很高的评价
。他说: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之所
严事:于周则老
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