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益蓝皮书
作者: 钟宏武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5-2-1
简介: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聚焦企业公益的研究报告,旨在建立针对企业公益的评估理论模型,构建一套企业公益发展指数,并形成年度企业公益品牌项目案例库。全书由总论、指数篇、项目篇、专题篇和附录五大部分构成。 (1)总论。总论即《中国企业公益发展报告(201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构建了企业公益综合评价的“哑铃模型”(公益管理一品牌项目),以中国100强系列企业(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外资企业100强)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公开渠道搜集2013年度企业主动披露的公益信息,对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外资企业100强的企业公益管理和品牌公益项目进行整体评价,得出本年度企业公益发展指数,并辨析其阶段性特征。特征如下: 特征一:2014年中国企业300强公益发展指数为25.2分,整体达到二星级;超六成企业处于一星级;50家企业得分为O。 特征二:外资企业公益发展指数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特征三:行业间公益发展指数差距显著,日化行业表现最好,达到了四星半级;零售业、医药生物行业、金属行业表现相对较差,仅为一星级。 特征四:各省民营企业公益发展极不均衡,省内企业发展分化严重,上海市民营企业公益发展指数较领先,达到四星级。 特征五:外企中,韩资企业公益发展指数最高。 特征六:55.0%的企业在官方网站披露公益信息,46.3%的企业推动下属单位开展公益实践,44.7%的企业组织员工志愿者活动,开展公益项目评估、制定公益战略、开展公益研究的企业不足3%。 特征七:企业公益投入的透明度不足,仅有24.0%的企业明确披露了年度公益投入,其中,国企的公益透明度更高。企业平均投入6433.6万元,民企平均投入超过国企和外企。 特征八:22.0%的企业建立了公益基金/基金会,公益发展指数越领先的企业越倾向于建立公益基金/基金会。 特征九:35.7%的企业有自己的品牌公益项目,外企品牌公益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显著领先于国企和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