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 项 “钟飞腾” 相关结果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an intellectual history
作者: (美)本杰明·J. 科恩(Benjamin J. Cohen)著;杨毅,钟飞腾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简介:《国际政治经济学》分为七章,前面两章从大西洋两岸开始介绍这门学科的地理特性,然后延续科恩一贯强调的体系转型与体系治理两个重心,讲述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紧接着第五章更进一步探讨国家在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学派别和议题中的地位,彰显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际关系传统下的发展脉络,第六章则集中展现了40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与开创的研究方法,最后一章是科恩对国际政治经济未来发展的思考,不仅提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出现了三代学者的演进,科恩还特别希望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之间能够架起沟通的桥梁。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the global system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皮尔逊(Frederic S. Pearson),(美)西蒙·巴亚斯里安(Simon Payaslian)著;杨毅,钟飞腾,苗苗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不断增强的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展所带来的相互依存和全球化的趋势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利益集团、各国决策者和学术界对全球化这一现象褒贬不一。对一些人来说,它使人受益,因为它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和平;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又成为资本主义剥削的动力并且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比如某一地区严重的经济危机会把另一地区的国家拖垮。这些发展是否足以能够解决金融和股市动荡、债务危机、地区性贫困、日益增长的贸易争端及保护主义问题,仍需我们拭目以待。很明显,这些问题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议题,也为我们审视诸如跨国公司、发展政策、不平等与依附的现状以及非正规经济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界各地数以百万人生存的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这是一本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它介绍了现代国际经济体系的演变与主要特征,以及当前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求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当前的社会政治现状及新世纪的美好蓝图结合起来,寻求它们的关联性。
对外投资新空间——“一带一路”国别投资价值排行榜
作者: 钟飞腾 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3-1
简介: “一带一路”成为推动中国继续崛起最具标志性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如何更好地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部署下,让“走出去”更加高效、高质成为企业和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书的特色在于,总结国际上关于投资环境评估的一般标准,着重归纳中国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构建一套评估的指标体系,得出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投资时的东道国投资环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别投资价值进行排序。
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
作者: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钟飞腾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立基之作,为这一学科在美国学界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吉尔平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国际关系的思路,大胆地对以往的政治经济学思路进行了两大分类:一种是当时正隐隐然出现的新政治经济学思路,一种是吉尔平本人赞赏的政治与经济互动的路子,后者是继承当时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家与国际体系宏观研究思路的反映,也是对西方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恢复。吉尔平对跨国公司的权力研究路径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确立了标杆式的意义。在涉及权力分析方法时,诸多有关国际政治经济学论著选取的章节基本出自这本书。本书是霸权稳定论最早的系统阐述,不同于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自由主义思路,当时还算年轻的政治学学者罗伯特吉尔平以及斯蒂芬克拉斯纳分别阐述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需要怎么样的政治权利秩序的关系。可以说1970年代的经济危机把美国年轻一代学者的研究思路推进到对1929年大危机的反思,直接结果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兴盛。日后,霸权稳定论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科建设,成为80年代研究的主流范式,影响十分深远。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
作者: 钟飞腾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简介:中国崛起能否改变西方政治哲学的一种根本理念——崛起国和守成国之间的 “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试图破解“修昔底德陷阱”。本书甄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学者的学术论文,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和政策,不同国家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以及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影响地区关系和秩序三个方面,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秩序提供智力保障和政策建议。【目录】
一 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政策
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态分析 陈志敏
中国—欧盟关系中的身份问题 黄奕鹏
新型大国关系、共同发展与中国外交新理念 钟飞腾
二 国别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新领导与中国对外政策和中美关系前景 时殷弘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前景与中国的应对 周方银
亚太地缘政治新均衡与中美关系 赵明昊
新兴多极世界中的中美关系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
安倍外交的特征
——以“祖父遗传”为中心的解读 若宫启文
安倍政权的外交政策与中日关系 李成日
“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中日比较的视角
邱静
基于澳大利亚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贾斯廷?黑斯廷斯
三 新型大国关系与秩序变革
东亚民族主义勃兴与中国周边关系的转型
归泳涛
南海问题对中国—东盟新型关系构建的影响 张洁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 钟飞腾
区域公共产品供求关系与地区秩序及其变迁
——以东亚秩序的演化路径为案例 高程
未来十年亚太秩序构想 钟飞腾
东亚秩序:研究议题还是现实问题? 胡波
石油中国
作者: 钟飞腾,林峰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
简介: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石油是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的血液。同时,对世界上多数国家而言,石油还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缺少了石油,飞机、坦克、舰艇就可能成为废铁,现代国防和国家安全便难以维系。 本书的出版表明中国能源学术研究共同体在日益扩大。本书作者对石油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石油战略的过去与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回顾,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他们就中国未来能源安全的讨论,丰富了我们的视角。当今中国需要更多的能源安全对策讨论。 没有石油,中国将会怎样? 石油——工业帝国之血液,滋养着现代工业文明,却同时也引起现代文明的危机。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个工业大国围绕着如何获得石油、保障石油的运输安全,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夺、博弈乃至战争。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石油左右龙之命运。成兮?败兮?福兮?祸兮?取决于我们如何解决当前的石油困境。 《石油中国》正是因此而生。更多>>
发展型安全:中国崛起与秩序重构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06月
简介:
Managing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Japanese foreign direce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5-1993)
作者: 钟飞腾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构成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狂飙突进的全球化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如何充分利用资本跨国运动带来的好处,是民族国家的管理者面临的一项艰难挑战。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日本跨国公司投资美国、美国决策者协调管理日本资本为分析对象,试图揭示世界经济中的第一大经济体与第二大经济体之间复杂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本书发现,美国在全球直接投资治理、日美双边关系协调以及美国国内州际竞争三个层次上分别管控资本流动的进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3-1
东方出版社,201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06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