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珍存之中国民艺
作者: 周一渤,陈锋等著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2007
简介:朱仙镇的木版年画
说起中国的木版年画,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可以称得上独具一格。它因历
史久远,色彩艳丽,构图饱满,形象夸张,线条粗犷,而在中国四大年画(
河南的朱仙镇、天津的杨柳青、河北的武强、山东的杨家埠)中被誉为鼻祖
地位。
朱仙镇地处开封市南郊23公里处,因战国时期魏国名将朱亥而得名。朱
亥原是卖肉的屠夫,因勇猛过人,武艺高超,被魏国公子信陵君看中,招为
手下战将。朱亥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朱
仙,镇名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朱仙镇是一个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地方,商
贾云集,生意兴隆,成为当时与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齐名的中
国四大名镇之一。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清朝末年开始衰落。在
鼎盛的清朝中期,朱仙镇有天诚、老店、万通等300多家年画作坊,所印制
的木版年画取材非常广范,民间演义传说、英雄人物、三教九流、七十二行
供奉用的诸路神灵等都可被作为年画题材。如今在朱仙镇只有两家作坊在印
制年画,离朱仙镇不远的赵庄村也只剩下四五家印制年画的人家了。
多姿多彩尽显中原民俗文化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设在朱仙镇名胜古迹“关帝庙”院内年画社
的瞬间,一下子感受到了门庭冷落的反差,偌大的院子,空旷寂寥,几棵苍
柏,几行瘦竹,其间点缀着几枝盛开的白菊,在这阴霾的冬日里,愈发显得
清新悦目。
松竹尽处,掩映着东西两排厢房,左侧厢房里挂满了建社以来收集整理
的木版年画,并设有出售木版年画的柜台,显得十分的清静。右侧厢房就是
年画作坊,是朱仙镇政府唯一的“官办”年画社,一位老人正在埋头印制年
画。
走进朱仙镇年画的作坊,犹如走进了一个汇聚中原乡土文化的艺术殿堂
。一张张白纸在艺人的手下瞬间就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年画,内容丰富,多姿
多彩,如辟邪驱灾类:一种是英姿魁梧、强悍威严的将军造型,如《马上鞭
》、《步下鞭》等;一种为手握朱笔状纸的文将造型,如《钟馗》、《魏徵
》等。天地神类:有《燃灯道人、赵公明》、《文武财神》、《天地三界诸
神》等。其中《燃灯道人、赵公明》为护门神,多贴于门楼下门扉的左右或
贴于二门。《文武财神》、《天地三界诸神》等为单门神年画,有祈福、求
禄、求子等意蕴。在这类门神中,《福、禄、寿三星》、《五子登科》、《
带子上朝》和《加官进禄》等为祈福求禄类门神;而《麒麟送子》、《连生
贵子》等则为送子门神一类。戏文故事类:多为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