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合唱音乐纵览
作者: 韩斌编著
出版社: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简介: 西方合唱音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在巴洛克以前,主要是无伴奏合唱教会音乐,如弥撒(Mass)、安魂曲(Requiem)、圣母悼歌(Stabat Mater)、圣母颂歌(Magnificat)、感恩赞(Tedeum)、哀歌(Lamentations)等,都是在礼拜仪式中用拉丁语演唱的。与此同时,还有世俗题材或半宗教、半世俗题材的复调合唱曲如克劳苏拉(clausula)、经文歌(Motet)、牧歌(Madrigal)等,常用母语(法语、意语等)或混用拉丁语和母语演唱,有时采用乐器伴奏。
原在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中演唱的弥撒曲和安魂曲,在许多巴洛克作曲家和后世作曲家的笔下,变成了非礼拜仪式的音乐作品,如J.S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尽管仍保持传统弥撒曲(包含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的模式,并用拉丁语演唱,可是每一部分都增加了不少表现世俗感情的分曲,变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结构,特别是荣耀经和信经,各自包含8个分曲之多,有独唱(咏吧调)、二重唱,也有合唱,具有一幕歌剧的规模,根本不可能在礼拜仪式中演唱:而且采用声乐与器乐相结合的形式,与罗马天主教音乐背道而驰。勃拉姆斯的《德语安魂曲》,则完全打破了传统安魂曲(包含进台经-慈悲经-继叙经-奉献经-圣哉经-降福经-羔羊经-圣餐经)的框架,不用拉丁语演唱,唱的根据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经文自曲选辑而成的7段德文歌词,用乐队和管风琴伴奏。这部作品过去惯译为《德意志安魂曲》,其实勃拉姆斯所谓“Ein Deutsches Requiem”并不是指曲德国人创作或为德国人创作的安魂曲,而是指用德语(不是拉丁语)演唱的安魂曲。韩斌先生在《西方合唱音乐纵览》中把此曲译作《德语安魂曲》是符合实际的。
现代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为了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战士而作的《战争安魂曲》(1961年)在传统的安魂曲拉丁语歌词的框架中加进了曲两名战士演唱的英国诗人W.欧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反战诗,成为独出心裁地推陈出新的杰作。已故美国指挥——作曲家L.伯恩斯坦为华盛顿睛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开幕而作的《弥撒曲》(1971年),仿照布里顿的成例,在传统弥撒曲位丁语歌词的框架中,加进了伯恩斯坦和S.许瓦茨的英文歌词,造成了石破天惊的戏剧性效果,在现代安魂曲中放射出奇光异彩。
弥撒曲和安魂曲从产生到现在历经千年,形式内容和风格都在不断演变,从罗马天主教的仪式音乐发展成非仪式音乐,在宗教题材中渗入世俗内容,从用拉丁语演唱改为用母语演唱,从无伴奏合唱嬗变为有伴奏的合唱、重唱和独唱;近千年来作者如云,绵延不绝。《西方合唱音乐纵览》著录了历代作曲家(J.S.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物、威尔地、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福莱、雅纳切克、戴留斯、布里顿、利盖蒂、赖曼)所作有代表性的弥撒曲和安魂曲,使读者可以了解这类作品历史长河中形式内容和风格和演变。
巴洛克初期,与歌剧同时发轫的,还有Oratorio 和Cantata,前者译为“清唱剧”后者译为“大合唱”,都遇到了概括不全的难题。因为早期的“Oratorio”是一种宗教题材的歌剧,并不是只唱不演的清唱剧,所以本书进述卡瓦莱利作曲的《灵与肉的体现》(1600年)时,不得不指出“今天有些学者将这部作品定为音乐史上第一部清唱剧,不过准确地说它更像是一部歌剧”。到了17世纪中叶卡里西米所作的“Oratorio”才是真正的清唱剧;所以本书在介绍卡里西米时,称他为“清唱剧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现代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清唱剧模式”。早期的“Cantata”常常只有独唱(二重唱是二声部的独唱),没有合唱,到了17世纪中叶才发展成包含独唱和合唱的声乐套曲;过去译为“大合唱”,对只有独唱没有合唱的“Can tata”来说,就不能自圆其说了,所以本书把Cantata音译为“康塔塔”是明智的。康塔塔和清唱剧的内容有宗教题材,也有世俗题材。德国路德派作曲家在宗教题材的康塔塔和受难曲(讲述耶稣受难故事的清唱剧)中加进新教徒所唱的众赞歌,成为新教音乐的主流;但400年来清唱剧和康塔塔总是发展趋势,是从宗教音乐转向世俗音乐,从复调音乐转向主调音乐,从室内乐性质的声乐题材转向交响乐性质的声乐——器乐体裁,并使清唱剧和康塔塔的题材属性渐渐趋一致,特别是近现代的清唱剧和康塔塔,几科没有此疆尔界可分。本书著录了巴洛克时期(卡瓦莱利、许茨、卡里西米、布克斯胡德、斯特拉代拉、维瓦尔第、享德尔、J.S.巴赫)、古典时期(海顿、贝多芬);浪漫时期(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李斯特、弗兰克、圣-桑、德沃夏克、埃尔加、皮埃内、帕克、沃汉-威廉斯)和20世纪(勋伯格、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韦伯恩、维勒斯、马丁、普罗科菲耶夫、伯克哈德、沃尔顿、蒂皮特、肖斯塔科维奇、利贝曼、布里顿、享策、潘德列茨基)的大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和用不同技法写成的清唱剧、受难曲和康塔塔,从中可以看到这些体裁的历史发展的轨迹。
合唱音乐是音乐和文学(诗歌)的结合,也是声乐和器乐的结合,适合表现诗的意境和哲理性思想内涵。历代成熟时期的作曲家常用取精用宏的合唱音乐来表达博大精深的创作思想,成为一时之选的音乐精品;J.S.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海顿的《创世纪》和《四季》、贝多芬的《庄严弥撒》、门德尔松的《圣保罗》和《以利亚》,勃拉姆斯的《德语安魂曲》和《命运之歌》、马勒的《大地之歌》,都属于这一类稀世的杰作,它们都是为音乐爱好者必须知道和了解的名曲。
韩斌先生为此编写了《西方合唱音乐纵览》一书,从浩如烟海的西方合唱音乐中精选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作曲家的创作活动和创作风格作了翔实的介绍,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体裁形式、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作了细致的分析和解廉洁,爱好西方合唱音乐的读者一定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并把他当作可以指导自己赏奇析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