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点聊斋志异
作者: 蒲松龄原著;何守奇,但明伦等评点;韩欣主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简介: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l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聊斋志异》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代表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崂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等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聊斋志异》在作者生前没有刊刻的机会,其初刻本即赵起呆、鲍廷博编刻的青柯亭本风行天下,已是作者身后半个世纪的事情了,时为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此之前,《聊斋志异》的传播是以抄本的形式进行的,流传至今者有康熙抄本(山东省博物馆藏)、雍正间抄本即《异史》本(北京中国书店藏)、乾隆间铸雪斋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乾隆间黄炎熙抄本(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乾隆问二十四卷抄本(山东人民出版社藏)等等。这些抄本收文多寡不一,分卷或分册情况也多不同,文字岐异则各有优长之所以会有诸多不同,皆因各抄本所遵祖本不同之故。抄本之外,刻本也并非只有青柯亭本一家,比青柯亭本稍迟一年即有王金范刻本,因当时交通不便,刊于南方的青本尚未及传到北方,所以王本一度以《聊斋志异》的第一刻本自居。与王金范本刊于同年者尚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闽上洋李时宪刻本,传世极稀,系翻刻青柯亭本者。乾隆六十年又有步云阁刻本问世,仍节选青本,讹误较多。即使是青柯亭本,因初刻、重刻之不同,篇目及文字也小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