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on Chinese women’s state of life(2006)
光盘
作者: 韩湘景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简介:二 对中国女性生活状况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2005年中国女性生活领域三个重点板块的调查分析,可以清楚地
看到,女性生活状况是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
谐社会稳步推进的宏观形势的折射和反映。中国各项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在城
市职业女性中得到了集中的生动体现。同时应该认识到,要进一步改善女性
的生活状况,下列问题值得人们认真地思考。
(一)增强素质与就业竞争
女性要自力自主地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提高经济地位和收入水平是根
本。所谓自力自主,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就业岗位,获得经济收入,从而
取得改善生活状况的主动权。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强素质。这个素质是
综合型素质,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素质:一是身心素质,身心健康;二是文化
素质,具有职业竞争力;三是业务素质,胜任所任工作;四是社交素质,善
于社会交往。在2006年的“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中,对前三项素质有所
反映,而对第四项素质涉及甚少。全面增强这四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具备就
业竞争的实力,否则,就不可能自力自主地改善生活状况。当然,应该看到
女性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在许多情况下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如不适于女性
的工作岗位,再加上歧视女性的招聘条件,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等等,性别
不平等的社会屏蔽都是女性就业竞争的阻力。但自强的女性应该把它当作压
力和动力,勇敢面对严峻的现实,努力不懈地提高素质水平。只有找到社会
立足点和经济支撑点,才能实现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
(二)储蓄与消费
储蓄与消费在生活中是一对矛盾,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每个职业女性必
须掌握的理财技巧。从2006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来看,26.4%的被
调查者认为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应是六四开,19.8%的认为应该七三开,18%
的认为八二开,认为五五开的占16.3%。可见,女性有较强的储蓄欲望。那
么,究竟哪个比例最佳呢?不能笼统作答。这里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
是女性为什么重视储蓄;二是储蓄会不会影响即时消费,或者说高储蓄率一
定会萎缩消费并带来风险吗?
首先,女性或者推而及至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钱。2005年底全国储蓄总额
已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这与中国的国情有关。女性和中国国民的储蓄欲望
主要源于对预期消费的顾虑,也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
居民要存钱养老,这种生命周期型储蓄占较大比重;接下来是存钱防病、防
失业、防家庭意外风险;再就是存钱为后代交学费;一部分家庭还靠储蓄来
购房、购车、购大型家用电器等等。这种目标型储蓄是人们储蓄的主流动机
。通过储蓄来进行获利性投资的,单纯的无其他动机只是有存钱习惯的传统
节俭型储蓄的,这两者都比较少。在现实中,不管哪种储蓄动机,很少人是
靠压缩即期消费,即勒紧裤腰带来存钱的。正因如此,中国即使是连续多年
的高储蓄率,但对国内消费市场并未见有多大的影响。
其次,高储蓄是不是就等于高风险呢?未必。从宏观来看,中国14万亿
元储蓄,人均不过一万多元人民币,如果买8000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只能买
一平方米多点;从微观来看,百姓存钱,要么留着十几年几十年以后用,要
么为一两年后消费。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个打算,更有一千个提款用款计划
,不可能同时都到银行兑现。中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当然也
不会出现动荡性挤兑。可见,高储蓄必然带来高风险的断言未必是定律。然
而,这并非讲长期保持高储蓄率,甚至认为储蓄率越高越好。正因如此,中
央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稳定居民支出预
期,扩大即期消费,清理和修订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和政策,规范和发展
消费信贷,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在宏观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随着各项社
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女性和中国国民在储蓄与即时消费的关
系上,会发生变化。
P9-10